東芝C3000C全系列採用1080p全高清液晶面板,並且在價格上頗具競爭力,也成為一代經典
同年,LG發布“XCANVAS”液晶電視子品牌,儘管當時IPS液晶面板人氣不如夏普液晶面板,但憑藉LG一步步的努力,如今的IPS液晶面板已經路人皆知,綜合評價也非常出色。
2007年:液晶電視修理全面爆發,等離子最後的反擊2007年可以成為液晶電視最瘋狂的年份之一,無數經典的液晶電視都在這一年出現,比如索尼經典的1080p全高清液晶電視—X200A,更是成為無數頂級玩家的“夢中情人”。夏普G5全高清電視憑藉夏普液晶面板和1bit音頻系統,迅速擄掠消費市埸的芳心。東芝C3000C全系列採用1080p全高清液晶面板,並且在價格上頗具競爭力,也成為一代經典。面對液晶電視的集體爆發,等離子電視毫不示弱,作為等離子電視領域的頭號品牌,松下展現出了全所未有的強悍實力,推出了1080p全高清等離子電視,這就是經典的PZ700C系列,這讓解析率一直處於劣勢的等離子電視揚眉吐气的一回。遺憾的是,其它等離子電視品牌未能跟上松下脚步,雙拳難敵四手,液晶電視的領先地位已經確立。
2008年:技術控最後的舞台液晶電視確立市場地位之後,電視廠商不再有所顧忌,結合成本(利潤)上的優勢,液晶電視迎來了第二次爆發,以東芝X3300和ZF500C兩大系列為首的高端電視更是内置有地面數位接收器功能,通過天線就可以收看高清電視信號,真正發揮出高清解析率的優勢。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這一年,索尼和夏普先後展示了RGB
LED背光的電視產品,儘管並未真正上市,但更為驚訝的色彩表現力以及更低的功耗讓高端用户喜出望外。遺憾的是,RGB
LED背光成本驚人,最後未能普及。
2009年:更便宜的WLED背光嶄露頭角RGB
LED背光系統高昂的成本不符合市場所需,廉價的WLED(白光LED)背光系統則受到電視廠商的追捧,相比傳統CCFL背光系統,WLED背光在相同尺寸下功耗降低足足一半,符合綠色環保時代的需求,因此也得到(大陸)國家的大力支持。
第二節 液晶電視(LCD TV)產業概況近年來,由於光電產業的興起,市場需求的求新求變,使得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蓬勃發展,其中以液晶電視(LCD TV)的市場需求更是成長迅速,台灣廠商因具有製造液晶電視所需的液晶電視面板上的生產優勢,加上原有良好的電子產業基礎建設,因此液晶電視維修在市場成長的時間點上,仍然是未來的發展重點產業之一。自 2000 年左右台灣廠商開始投入 TFT-LCD 面板生產行列,受惠於日本業者的技術移轉,台灣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技術能力。尤其是平面顯示器技術日新月異,造就平面電視市場規模日益擴大,自 2000 年液晶電視進入全球電視市場以來,每年均以近 100%的年成長率搶佔傳統映像管電視市場,新興平面電視逐漸取代映像管電視,在 2006 年後,平面電視市場規模則持續穩健成長,使得液晶電視仍維持 20% ~ 30%的年成長率。在液晶面板的基板尺寸不斷成長之下,液晶電視已經逐漸成為大尺寸液晶面板廠的最重要下游市場。在電視走向數位化、薄型化和大型化的趨勢下,全球的電視累積裝置量已超過 10 億台,使得液晶面板廠商期望能以結合上游關鍵零組件和下游液晶電視廠商的力量,再透過產品的不斷改良、產能擴張、新世代生產線建置擴張產能和降低生產成本,促使液晶電視面板應用的成長與普及。如表 2 所示為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可看出未來液晶電視市場會因價格大幅下滑而持續蓬勃發展,而液晶電視價格下滑的原因有二:(1)關鍵零組件液晶面板價格大幅下降,(2)面板廠產能因技術而持續成長,使得國際品牌大廠競爭激烈,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下跌造就液晶電視低價化。2007 年以後,液晶電視的尺寸將越來越大,目前的主流市場是以 42 吋為主,但價格卻越來越低,更由於平面顯示技術不斷進步,面板大廠陸續量產,先進技術與規模經濟的效應,為電視市場帶來更多成長。2009 年液晶電視出貨金額從上一季預估的 660 億美金亦上修到 760 億美金。2009-2013 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預測資料,從圖 3 中可以發現,未來液晶電視將會以極快的速度搶攻傳統映像管電視的市場。
綜合上述,台灣液晶電視產業優劣勢以及機會和威脅之 SWOT 分析整理,如表 12 所示。表 12 台灣液晶電視產業 SWOT 分析優勢 Strength 劣勢 Weakness台灣企業的應變能力強工程技術人員素質高具成熟的高科技產業基礎勞動報酬競爭力較日為佳與中國合作及行銷中國市場之優勢產業結構不完整廠商研發投資經費相較日、韓低無法掌握重要關鍵技術品牌知名度相對劣勢全球行銷居於劣勢先進廠商的專利障礙機會 Opportunity 威脅 Threat產業正值成長期全球市場需求量大數位電視節目時代的來臨面板價格持續下跌日、韓、中廠商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潛在進入者增加第九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前景分析第一節 我國目前面臨的產業問題台灣面板業市佔率快速衰退,主要可歸咎於二項原因-匯率與品牌。在金融危機衝擊之下,外債極高的韓國面臨極大的壓力,外資大舉匯出,韓元一年多來大幅貶值,台幣兌換韓元的匯率,從 2007 年 5 月高點以來,至今年 11 月韓元已經貶值 51%。台灣與韓國許多產品處於競爭狀態,對台灣出口產業產生劇烈的影響,最明顯的例子為 DRAM 和 TFT-LCD 兩大產業,雙雙因匯率因素造成國際競爭力下滑,虧損十分慘重。我國面板產業另一個問題,係缺乏品牌奧援。韓國二大面板廠三星與 LGD(前身為 LPL;樂金飛利浦),除自身本為世界液晶電視維修前五大品牌外,又與SONY 與飛利浦等知名電視品牌有合資或共同設廠的合作關係,以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場為例,前五大品牌除夏普外均採用韓國面板為主,市佔率高達 45%,即使再扣除已經淡出品牌的飛利浦,也還有近四成的佔有率,產品有穩定的需求。反觀,台灣廠商雖然也發展出少數幾個電視品牌如 Benq、CHIMEI、AOC、Hannspree、VIZIO、Olevia 與 Polaroid 等品牌),然這些都僅能算是區域性或是二線品牌,面板需求量相對有限且不穩定,景氣一變動,訂單就會立即跟著下滑。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第二節 液晶電視(LCD TV)產業概況近年來,由於光電產業的興起,市場需求的求新求變,使得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蓬勃發展,其中以液晶電視(LCD TV)的市場需求更是成長迅速,台灣廠商因具有製造液晶電視所需的液晶電視面板上的生產優勢,加上原有良好的電子產業基礎建設,因此液晶電視維修在市場成長的時間點上,仍然是未來的發展重點產業之一。自 2000 年左右台灣廠商開始投入 TFT-LCD 面板生產行列,受惠於日本業者的技術移轉,台灣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技術能力。尤其是平面顯示器技術日新月異,造就平面電視市場規模日益擴大,自 2000 年液晶電視進入全球電視市場以來,每年均以近 100%的年成長率搶佔傳統映像管電視市場,新興平面電視逐漸取代映像管電視,在 2006 年後,平面電視市場規模則持續穩健成長,使得液晶電視仍維持 20% ~ 30%的年成長率。在液晶面板的基板尺寸不斷成長之下,液晶電視已經逐漸成為大尺寸液晶面板廠的最重要下游市場。在電視走向數位化、薄型化和大型化的趨勢下,全球的電視累積裝置量已超過 10 億台,使得液晶面板廠商期望能以結合上游關鍵零組件和下游液晶電視廠商的力量,再透過產品的不斷改良、產能擴張、新世代生產線建置擴張產能和降低生產成本,促使液晶電視面板應用的成長與普及。如表 2 所示為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可看出未來液晶電視市場會因價格大幅下滑而持續蓬勃發展,而液晶電視價格下滑的原因有二:(1)關鍵零組件液晶面板價格大幅下降,(2)面板廠產能因技術而持續成長,使得國際品牌大廠競爭激烈,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下跌造就液晶電視低價化。2007 年以後,液晶電視的尺寸將越來越大,目前的主流市場是以 42 吋為主,但價格卻越來越低,更由於平面顯示技術不斷進步,面板大廠陸續量產,先進技術與規模經濟的效應,為電視市場帶來更多成長。2009 年液晶電視出貨金額從上一季預估的 660 億美金亦上修到 760 億美金。2009-2013 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預測資料,從圖 3 中可以發現,未來液晶電視將會以極快的速度搶攻傳統映像管電視的市場。
綜合上述,台灣液晶電視產業優劣勢以及機會和威脅之 SWOT 分析整理,如表 12 所示。表 12 台灣液晶電視產業 SWOT 分析優勢 Strength 劣勢 Weakness台灣企業的應變能力強工程技術人員素質高具成熟的高科技產業基礎勞動報酬競爭力較日為佳與中國合作及行銷中國市場之優勢產業結構不完整廠商研發投資經費相較日、韓低無法掌握重要關鍵技術品牌知名度相對劣勢全球行銷居於劣勢先進廠商的專利障礙機會 Opportunity 威脅 Threat產業正值成長期全球市場需求量大數位電視節目時代的來臨面板價格持續下跌日、韓、中廠商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潛在進入者增加第九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前景分析第一節 我國目前面臨的產業問題台灣面板業市佔率快速衰退,主要可歸咎於二項原因-匯率與品牌。在金融危機衝擊之下,外債極高的韓國面臨極大的壓力,外資大舉匯出,韓元一年多來大幅貶值,台幣兌換韓元的匯率,從 2007 年 5 月高點以來,至今年 11 月韓元已經貶值 51%。台灣與韓國許多產品處於競爭狀態,對台灣出口產業產生劇烈的影響,最明顯的例子為 DRAM 和 TFT-LCD 兩大產業,雙雙因匯率因素造成國際競爭力下滑,虧損十分慘重。我國面板產業另一個問題,係缺乏品牌奧援。韓國二大面板廠三星與 LGD(前身為 LPL;樂金飛利浦),除自身本為世界液晶電視維修前五大品牌外,又與SONY 與飛利浦等知名電視品牌有合資或共同設廠的合作關係,以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場為例,前五大品牌除夏普外均採用韓國面板為主,市佔率高達 45%,即使再扣除已經淡出品牌的飛利浦,也還有近四成的佔有率,產品有穩定的需求。反觀,台灣廠商雖然也發展出少數幾個電視品牌如 Benq、CHIMEI、AOC、Hannspree、VIZIO、Olevia 與 Polaroid 等品牌),然這些都僅能算是區域性或是二線品牌,面板需求量相對有限且不穩定,景氣一變動,訂單就會立即跟著下滑。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