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論文翻譯」標籤的文章

比特幣此類虛貨幣挑戰國 家主權,未來生存空間相當有限。 但也有專家從看壞轉趨看好

前多數金融專家似乎全面看壞比特幣的走勢,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預言其「不會有 好下場」之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知名經濟學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警告這是「另 一場鬱金香狂熱,價格勢將崩壞」;財信傳媒集團 董事長謝金河也認為,比特幣此類虛貨幣挑戰國 家主權,未來生存空間相當有限。 但也有專家從看壞轉趨看好,例如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去年曾稱比特幣是一場 騙局,卻於今年初改口認為「區塊鏈是一股不可擋 的金融趨勢」。 EXP區塊鏈 目前已陸續有國家以區塊鏈技術進行創新應 用,例如:美國那斯達克(NASDAQ)採用區塊鏈 技術打造自家交易平台;杜拜以區塊鏈技術運用 於民生事務當中,例如發行護照、登記不動產交 易;突尼西亞從2016年開始發行區塊鏈技術的數位 國幣,稱為eDinar。   「礦工」或許 較接近共同事業的角色,因為是由「礦 工」對比特幣進行發行,然間接取得比 特幣之人亦不是必定要投資金錢予「礦 工」,僅需在每筆交易中支付一定的手 續費,作為運算的獎勵。故不符合此要 件。 (四)對於比特幣不具有獲利之期待 持有比特幣、美金或歐元等,因 其每天與其他法定貨幣兌換匯率的浮動13 Securities Exc4 § 2(a)(10)HANGECOMMISSIONv.W.J.HOWEYCO.etal..15Reubenrinberg,BITCOIN:ANINNOVATIVEALTERNATVEDIGITALCURRENCY ,Hastings Science & Technology Law Journal, Vol. 4,196,2011.司法新聲 Judicial Aspirations 第 125 期 18 法務部司法官學院 可以從中賺取差價,然不論比特幣、美 金或是歐元本身仍具有用於購買的功 能,縱使比特幣的匯率波動較大而有大 量的投資客,也難以認為具有一般獲 利的期待,有論者 16 認為就如同法院acourtwouldfindthatU.S.dollarsaregenerallyheldinexpectationofprofit”)。 (五) S.E.C v. Shavers 案 17 中認定投資 比特幣「礦池」屬於投資契約: 於 S.E.C v. S...

是剛開始工作、沒有長期翻譯經驗的筆譯人員,一般經過兩年的試用期,表現令人滿意後

聯合國對翻譯人員有著嚴格的要求,僅以筆譯人員的職位為例,共分為P2、P3、P4和P5四檔。 P2為協理筆譯員,是剛開始工作、沒有長期翻譯經驗的筆譯人員,一般經過兩年的試用期,表現令人滿意後轉為P3,並獲得長期合同(相當於終身合同)。 P3為翻譯,其主要任務是翻譯初稿。 P4為審校, 其職責是審定譯文或自譯自審。 P5為資深審校,主要職責是審定內容極為敏感、複雜或技術性很強的譯文; 論文翻譯 內容極為敏感、複雜或技術性很強的文本,同時要有一定的管理、協調能力(如中文筆譯處的每位P5都是對應大會各主要委員會的小組組長),並具有出色的分析能力和中英文撰寫能力。 一般從進入聯合國到晉升為P5要經過20年左右的時間,而且因職務有限,只有出類拔萃的審校才能晉升。那麼聯合國對筆譯人員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呢?總的來說,要求都體現在所謂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中了,而核心能力又隨著級別的提高而增加。如:a. 對P4的要求是:i. Professionalism:ii. Teamwork:iii. Technological Awareness.b. 對P5的要求除了以上三項外,還增加了:i. Leadershipii. Managing performance 曾提到美國因是脫離英國而獨立,所以仍然以英文文主要官方語言,但是因文化上的差別,再中翻英或英翻中,再者 論文翻譯 時要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 論文翻譯 ,畢竟是要在期刊上刊登的文章,是不能出半點差錯的,英式英語沒有捲舌音,但在17世紀時英格蘭各地全是這樣,受愛爾蘭英語及蘇格蘭英語的影響,捲舌音更是進一步在美國發展。美式英語在音韻上是趨於保守的,主要原因是它混雜了來自不列顛群島的各種方言;大多數當代北美英語都有捲舌音(又稱翹舌音),字母r在輔音前也要發音。具體的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的區別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4.12 語句的「聲音效果」(sound effect) 不一定要用韻律、頭韻、尾韻等韻文技巧來達成。有時,用字(diction/ wording) 的選擇與排列,也確實能讓「聲音變成意義的回響」。像ڊWhen Ajax strives some rockڇs vast weight to throw,ژThe line too labors, and the words...

同樣的,字謎(charade) 的譯文也往往產生不了原文的猜字趣味

迴文(palindrome) 是一種玩「順讀和倒讀皆通」的遊戲。迴文的字句可以翻譯,但 翻譯社 譯文無法顯示原文的遊玩趣味。例如,你可以把ڊMadam, Iڇm Adamڋ譯成「夫人,我是亞當」,但這個譯文倒讀起來是「當亞是我人夫」。它不像原文:它倒讀時,不會跟順讀一樣。同樣的,字謎(charade) 的譯文也往往產生不了原文的猜字趣味。例如,從「C 先生和T 小姐打開門跑進來」這譯文,你能够像從ڊMrڄC and Miss T open the door and come inڋ這原文一樣,好玩地猜到ڊdoctorڋ這一個字嗎?又如,從ڊThe sovereign has neither headnor tailڋ這譯文,你能像從「至尊沒頭沒尾」那樣有趣地猜到「酉」字嗎?6.11 中國文化裡的「對聯」,內容可能嚴肅或輕鬆,但基本上它還是一種文字遊戲。它要求兩句字數要一樣、字詞要對照(在含義甚至字音方面) 。這種對聯如何能翻譯成西方的文字呢?例如,某土地公廟的門上有副對聯說:「善心如不泯,人間到處皆天堂;惡事若敢為,世上何處非地獄?」試問:你能用「十二音節(5+7) 對比十二音節(5+7)」的英文字來寫那對聯嗎?就算讓你多加幾音節,你還能讓那些英文字的含義方面有「善心」對「惡事」、「如不泯」對「若敢為」、「到處」對「何處」、「皆天堂」對「非地獄」的工整嗎? 同樣的, 翻譯社 把ڊAchilles heelڋ直譯成「阿基里斯的腳跟」,若不加注說明它為何有「唯一弱點」的意思,許多華人一定不知為何有人會說ڊHer Achilles heel isher tallnessڋ。而把ڊraise Cainڋ直譯為「養該隱」,若不加注說出聖經的典故,許多華人也一定不知ڊIڇll be out raising Cainڋ( 「我要外出養該隱」) 就是說「我要外出行凶作惡」的意思。9.14 中、英文的文化各自積聚了許多有固定含義的慣用語。有些慣用語,若加以直譯,往往不知所云。例如,英文ڊI have a frog in the throatڋ若譯成「我喉裡有隻青蛙」,你知道那是「喉嚨不適,聲音嘶啞」的意思嗎?同樣的,中文「他初出茅廬」若譯成ڊHe left the thatched house for the first timeڋ,洋人知道那...

一場國家領導人的晚宴上說的英語和自己出去吃飯時說的中文英語能一樣嗎

 翻譯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個語言傳播者,中文的表達方式也相當重要。需要對各種用詞進行再三的斟酌,詞不達意就不是一名合格的翻譯官。特別是對於那些經常出席高大上場合的翻譯官們而言,翻譯可不是像平常說話一樣。一場國家領導人的晚宴上說的英語和自己出去吃飯時說的中文英語能一樣嗎?不同場合,用詞方麵有著大大的不同,而這取決翻譯官多年累積的翻譯素材。一名優秀翻譯官的翻譯水準要能達到像平時說話一樣那般流暢,一氣嗬成的準確表達出他的意思。然而這種境界實際上是難以達到的,所以說作為一名翻譯官,不管自己英語有多好,勤奮的鍛煉自己的語言水平才是正經事~2、各國的文化、禮儀也要了解得相當透徹如果你不深入了解對方的文化,那溝通起來還真會有點困難。就算你“大概的”知道了,也會與對方觀念中的意思有偏差,翻譯起來整個人都很“心虛”。所以,一名優秀的英語翻譯官往往對英語國家的文化相當之熟悉~而且,各個國家的文化都有很小的細節,要把 翻譯社 工作做得毫無瑕疵,更是要注重這些文化細節,以免產生交流方麵的誤會。翻譯官的主要任務是消除國家間的代溝,而這個代溝往往是體現在多方麵的,除了語言,文化以外,還有就是禮儀了。合格的翻譯官在翻譯之前,得查閱對方國家的禮儀。因為他的行為代表著他的國家,了解對方國家的禮儀,也是對對方最基本的尊重。另一方麵,對各國禮儀都了如指掌的資深翻譯官,更顯現出我國的大國之姿。   上外包網接案:這做法我沒真的幹過,基本上不推薦。我沒真的幹過是因為我唯一接到來聯絡的案主開了一個讓我傻眼傻到眼睛都掉了的價錢,導致我當場衝回家把帳戶關掉。基本上,自行接案就是會遇到很多不懂行情的客戶,完全無法避免。當然,普通人沒有義務在找譯者前先去查清楚翻譯的行情,但是當你聽到你的翻譯專業在一般人心目中才值那幾個鳥錢之後,你會哭。對了,如果你知道翻譯社對案主的報價跟發給譯者的報價有多大的差異,你也會哭。上PPT翻譯版接案:這個我就真的沒做過了。不過 翻譯社 團的朋友常常提起這種作法,所以我想應該是還不錯的。畢竟,PTT翻譯版有版規參考,也有一般行情價寫在那裡給人看。如果案主真的連那些都不肯看,直接就開了一個會讓大家不開心的價錢的話,PTT自有鄉民的正義能把事情鬧大。所以我覺得去那邊試試看,應該會很歡樂。出版社試譯:想翻譯小說的朋友請注意,這裡是正途。有些出版社會長期在網站或部落格上徵譯者。有興...

因為這項工作不僅要求專業能力,也需要在工作時絕對的專注及精確

 聯合國在招考條件中還特別聲明,擔任同步口譯工作的人必須能承受長時間持續的壓力,因為這項工作不僅要求專業能力,也需要在工作時絕對的專注及精確。在多元文化的聯合國工作,口譯員也必須能有效率的與不同國籍及文化背景的人合作。聯合國會議口譯員的工作性質是所謂的「同步口譯」,不同於「逐步口譯」。國際交流頻繁的時代,不論是政治場合或是經濟及文化活動都需要靠口譯來溝通。「 論文翻譯 」的譯員會在雙方談話時快速記下重點,為兩邊翻譯溝通。「逐步口譯」譯員的挑戰,除了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及了解會談主題,有時遇到談話者跳躍式發言,還必須用清晰的譯句完整地表達出他的理念。同屬口譯工作,卻有不同的訓練及工作方法;不過,工作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除了語言能力及專業知識,還需要終身學習。   在「形」的層面上,譯文與原文的對應點包括所有眼睛能看到的樣貌。所以說,一個作品分成幾章幾節幾段,一個段落或文句由多少字詞所形成的長短樣貌,這些版面上容易看得到的細節,當然都是形的對應點。本書第一章提到,標點符號、字體、特殊符號或圖表、甚至故意留下的空白等,也都是「形譯」要顧到的環節。翻譯時,假使沒有充分理由,便不宜改變那種細節/對應點。此外,在「文法的形式」(grammatical form) 方面, 翻譯社 翻譯時當然也是要盡量讓所有文法的細節都互相對應,例如名詞對應名詞、動詞對應動詞、複數對應複數、被動對應被動、過去式對應過去式、問句對應問句、感嘆句對應感嘆句等等。4.15 許多詩作都有看得見的「詩節形式」(stanzaic form) 或整體的「結構模式」(structural pattern),例如中文傳統詩歌有「五言律詩」或「七言絕句」,英文詩歌則有「三行詩體」(terza rima)、四行的「民謠詩節」(ballad stanza)、五行的「打油詩」(limerick)、「八行詩體」(ottava rima)、九行的「史賓塞詩節」(Spenserian stanza)、乃至「十四行詩」(sonnet) 1.14 有形、有音、有義的語文,一旦被使用,便有了語用 (pragmatic) 的層面,那也就是語境 (contextual) 的、情境 (situational) 的層面。如果把這一層面也列入考慮,除了意譯、音譯、與形譯之外,另一種翻譯便是「境譯」(situat...

註冊設立簡單、快捷,成本低廉,可委託代理辦理設立,無須親臨註冊

註冊設立簡單、快捷,成本低廉,可委託代理辦理設立,無須親臨註冊。3.便利稅務安排與資金運轉規劃。4.公司資料高度保密,方便商業運作。5.境外公司申請門檻簡易,個人或公司均可申請。6.若不使用停止續費即可,機動性高。 境外公司 申請流程如下:1.提供境外公司擬定名稱進行查詢。2.提供董事、股東持股比例及證明文件。3.資料備妥,委託秘書公司遞交資料至海外註冊。4.完成註冊後,資料從海外快遞回來。境外(離岸)公司功能 隨著全球競爭愈加激烈,要求跨國企業必須具備的專業能力或適應彈性也愈來愈高, 境外公司也因衍伸了許多功能性。   設立程序(1)百慕大。需向百慕大金融局提交組建海外公司申請書以及相關資料以獲取批准。公司大綱應當提交給公司註冊處(Registrar) 註冊。公司註冊處負責簽發公司成立證明。公司設立手續一般可在一兩天內完成。(2)英屬維爾京群島需向公司註冊處提交公司章程(Articles) 和大綱,還要提交一份由負責處理該公司成立事宜的律師或者公司註冊代理機構出具的證明,確認該公司的組建完全符合英屬維爾京群島公司法的要求。公司設立手續一般可在24 小時內完成。(3)開曼群島。一般需向公司註冊處提交兩份經簽署的公司大綱。擬擔任該海外公司的一位董事還必須向公司註冊處提交一份聲明,確認該 境外公司 的商務活動將基本上在開曼群島以外進行。公司設立手續一般可在24 小時內完成。 信託之應用範圍廣泛,舉凡照顧家族親屬、保護未成年人、投資理財、控制財產分配、老年如何課稅及強制執行等複雜之法律問題。貳、境外信託之基本概念一、境外信託之意義及成立目的人退休安養、資產保全、企業資金募集及融資、面對國際間理財規劃風氣興盛,採用信託架企業員工福利、企業留才、員工及公務人員退撫構進行資產管理及運用遍及全球,早在國外風行度、消費者保護、促進不動產開發、實施都市已久之境外信託,更被視為海外最佳資產管理工更新、從事慈善公益活動等,均可利用信託架構具。採用境外信託作為資產管理工具,當事人關來達成。我國信託業務發展,雖不如英美國家成切焦點主要在於政治風險、資產保護、資產移轉熟,但隨著境外金融概念形成及國際金融資訊流及稅務規劃等議題。1 至於當事人選擇將信託設通,我國人民逐漸採用信託架構,以實現其個人置在何地點,可能會考量信託管理費、保管費、想法或意願,進而將其海外資產...

一般的翻譯是前者:按原文的語意來翻譯。如果考慮的重點移到原文的功能

有形、有音、有義的語文,一旦被使用,便有了語用 (pragmatic) 的層面,那也就是語境 (contextual) 的、情境 (situational) 的層面。如果把這一層面也列入考慮,除了意譯、音譯、與形譯之外,另一種翻譯便是「境譯」(situation[-based]translation)。4「境譯」是「以境譯境」,拿「某情境的特定用語」來翻譯「同一情境的特定用語」。例如,當手被夾到時,講英文的人說 “Ouch!”。把那感嘆詞譯成「哎喲!」時,並非音譯、意譯、或形譯,而是對應情境的「境譯」。同樣的,把書信起頭的「敬啟者」譯成 “To Whom ItMay Concern”,那也不是音譯、意譯、或形譯,而是對應情境的「境譯」。1.15 趙元任曾區分 “semantic translation” (語意的翻譯) 和 “functionaltranslation” (功能的翻譯)。5 一般的翻譯是前者:按原文的語意來翻譯。如果考慮的重點移到原文的功能 (即使用的場合、目的、與效用等),那就是「功能的翻譯」。其實,「功能的翻譯」就是考慮到說話情境的「境譯」。6 把 “Help!”譯成「救命啊!」,那是考慮到求救的功能。那句話用於 翻譯社 的場合,帶有求救的目的,也可能造成求救的效用。1.16 趙元任還區分 “literal translation” (字面的翻譯) 和 “idiomatic translation”(成語的翻譯);前者往往等同 “fine-grained translation” (細粒的翻譯),後者則等同 “coarse-grained translation” (粗粒的翻譯)。7 把 “I am as poor as a churchmouse” 譯成「我窮得像教堂的老鼠」,那是前者 (按字面細節來翻譯);把它譯成「我一貧如洗」,那是後者 (按整體大意依通順的 [中文] 成語來翻譯)。1.17 趙元任更分辨 “overtranslation” (過分的翻譯) 和 “undertranslation” (不足的翻譯)。前者是翻得過分了 (帶有多出的成分),例如把 “I put on my hat andwent on my way” 翻成「我戴上我的帽子而走上我的路」(其實譯成「我戴帽子,上了路」就好)。後者是...

現有的翻譯隊伍仍無法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翻譯專業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同聲傳譯

翻譯,不僅是社會需求量很大的職位之一,而且目前的缺口依然很大。據有關數據顯示,國內現有在崗聘任的 翻譯社 的專業人員約6萬人,翻譯從業人員保守估計達50萬人,而有關抽樣調查顯示該數字可能達到100萬人。即使如此,現有的翻譯隊伍仍無法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翻譯專業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同聲傳譯這一「高大上」的職位,不過由於同聲傳譯對翻譯的專業能力要求很高,很多小夥伴們可能達不到那樣的level。但是咱們能夠選擇的就業方向還有很多,比如在國家機關、外企、涉外金融機構、專業翻譯、新聞出版機構、旅遊和高級賓館酒店等部門,從事翻譯、經貿文秘、英語編輯、 論文翻譯 、公關和導遊等工作;也可在培訓中心、院校及科研部門等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不過,在譯詩時,有的韻腳排場確實很難掌握,在困難中改變原作的押韻方式,有時也比不押韻好。例如,Browning 的名詩ڊMeeting at Nightڋڪ〈相會在夜裡〉),原作的韻腳排場是abccba (漏斗形),但譯文則是aaaaaa (直線形),這種改變是不夠「信於原作」,但總比沒押韻好。12.10 詩歌的段落,不僅可能有押韻的詩行,也會有詩行的節奏(rhythm) 或韻律(meter)。翻譯時,如果無法顧到原文的節奏或韻律(如英詩中所謂「抑揚格五音步iambic pentameter」的節奏或韻律),至少也要讓譯文保有詩歌的節奏感,不能讓詩中的韻文(verse) 變成散文(prose)。同樣的,各行的長短(音節數),也不能因為翻譯而改變太多。如果原文是歌詞,譯文就更不能拉太長而變成無法唱。當然了,詩歌的段落裡可能還藏有許多其他的伎倆(devices),翻譯時,或許無法兼顧到各種伎倆,但總可權衡輕重,決定取捨。例如,英譯李商隱的〈錦瑟〉一詩時,一方面可以捨去尾韻,一方面卻可以保留原文裡的對偶排比,12.11 一般的散文段落(paragraphs) 當然不會藏有許多文學的技巧或伎倆,因此照段落的含義來翻譯,可能就不會背離了原文的風格(風格本是運用文字技巧/伎倆的結果)。不過,段落與段落之間,說話的語氣(tone)、創造的氣氛(atmosphere) 和上下文的語意(sense), 論文翻譯 時也要特別注意有沒有連貫,不連貫時往往會令人莫明其妙。例如,下面是一則有關天主教稱謂的笑話:把這一則笑話譯成中文時,如果將第二...

在論文校對的時候,為求迅速我是先看過一次中文翻譯後再開始校對我的部分

從學期的 論文翻譯 課程中,我深刻體會到翻譯不單只是英翻中或中翻英這樣簡單的語言轉換,它涵有更深的學問在裡面,經過這學期的翻譯課程訓練,我知道翻譯最重要的並不是照字面翻譯而是從原文的意思下去翻”意”。這學期一開始是先操作英翻中的部分,我們接觸的領域除了一般的長度的句子之外,也接觸了論文的校對以及歌詞和小說的翻譯。在論文校對的時候,為求迅速我是先看過一次中文翻譯後再開始校對我的部分,我認為論文最難的是要如何正確理解其中意義並用”論文”式的中文翻譯出來; 再者,此篇論文的翻譯的語氣十分直白,因此要如何同時修改語句又同時讓修改過的句子與整篇翻譯風格一致也是這次校隊論文時要注意的地方。歌詞的部分又有另外要注意的重點,首先是歌詞要適度的口語化,翻譯的歌詞必須要簡單明瞭、讓讀者一目了然,因此不能使用翻譯句子或是論文的語氣,如果翻譯的歌詞過於文言也會讓人覺得饒口、不易懂,另外,常有雙關語或是含有多重涵義的詞句,舉例來說, subway kid代表的不只坐地鐵的小孩,也暗指都市小孩。像是這種在特定文化脈絡下才能理解的原文也是需要經過一番討論與事前功課才能生產出好的翻譯版本。而在學期中後開始接觸中翻英,首先我們翻譯了一篇學術研討會上的一段話,從這次翻譯的過程中我體會到在中翻英的過程中如何使用適當的英文詞彙來表達原文的內容也是需要時間討論、修改; 另外,我們也翻譯了一篇極短篇的文章,在處理這篇文章時我認為意境的傳達變成我翻譯的首要重點,就跟上篇學術研討會的翻譯相同,不能使用只是意思相同的詞彙而是要使用對的詞彙來使翻譯出來的內容意境也能跟原文類似,這是一大挑戰。經過這一學期的翻譯課程後我認為翻譯真是一門精深的學問。就如同老師說過的”世界上沒有正確的翻譯,只有最適合的翻譯。   7.10 翻譯社 翻譯時,要不要讓「形能佐意,音能助義」,那當然也是一種選擇。例如,有一首中文詩叫〈刺客〉,全詩有八段,每段都是三長行加兩短行,用以提示「三長兩短」(在隱藏刺客的人生中,有些人的性命真的是「三長兩短」)。6那麽,在英譯那首詩時,是不是也應該保留那「三長兩短」的形,以便幫助暗示人生的無常?又如,在一首講英國查理王子(Prince Charles) 和戴安娜女士(Lady Diana) 訂婚的中文詩裡,把ڊhappyڋ譯成「哈比」而不譯成「快樂」,是不是更能提示「庶民聞訊,...

它們在語法的結構也不相同,一句很長的英文句子若要翻成中文

 而中文與英文的不同之處也是需要注意的,如中文可以沒有主詞(張愛玲小說常用的手法達到的文學效果),不注重時態,但英文卻不行沒主詞,注重時態等在翻譯上所造成的難題與譯者需要多注意的地方,以及它們在語法的結構也不相同,一句很長的英文句子若要翻成中文,可能必須切成兩句,以及順序亦須掉換等才能用中文表達原意,不然會看起來十分怪異。 另外老師在課堂上一直強調的的文章的「氣質」亦是非常難以達到,翻譯學術性的文章時對我來說不是那麼困難,只要注意句型、字彙、語調要有專業性,但例如在課堂上看過的水調歌頭和Lady Gaga的Born this way的詩詞翻譯和歌詞翻譯對我來說就非常難,似乎詩詞的翻譯需要表現出的那種飄邈無重量的詩意對譯者來說卻是一個十斤重的沉重擔子,若翻譯的不好,可就成為扭曲原著的罪人了。上完此門翻譯課後,我體驗到 論文翻譯 不只是單純兩個語言的對應轉換而已,其中所遇到的困難如譯者的選擇、文化意涵及其脈絡、語言程度、知識背景的差異都可說明為何如實的翻譯是不可能的事,才需要長時間琢磨哪個才是較貼近原意的意思,究竟意譯較好?還是直譯較好?以及如何翻譯才讓讀者更容易了解,因此翻譯是一個有趣、博大精深的領域,值得深究與挑戰。   出色的翻譯技巧和實際 論文翻譯 經驗。這點不必詳談了。嚴酷的競爭性筆譯考試的目的就是優中選優。能通過這種考試的基本上都是做過幾年筆譯的老手,而且經過短時間的在職培訓就能上手。4. 擁有廣博的知識面,同時在某些領域中有專長(specialization),知識面要既深又廣。i. 首先,一定要做「雜家」。 聯合國處理的問題極為龐雜,涉及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而且其範圍還在不斷擴展。新的概念、新的詞彙層出不窮。在聯合國做翻譯就像穿上了紅舞鞋,要不斷學習才能跟上形勢的發展。儘管紐約中文處有64名高素質的筆譯人員,但誰都不能只當「偏才」。一名筆譯一天中可能接觸各類文件。上午先做裁軍文件,中午又干安理會關於某維和特派團的決議草案,下午再做關於可持續發展的文件。所以適應性要強;ii. 其次,要爭取做「專家」。所有的資深審校都必須至少有一個精通的領域(不論是國際法、裁軍、財務、審計還是人權)及多年翻譯該領域文件的經驗,要能夠處理該領域中最複雜、最敏感、技術性最強的文件,要能夠透過表面文字,吃透原文、把握細微之處,抓住並傳遞正確的信息。審...

而使他瞭解那話語。簡單的說,翻譯為的是能夠透過譯文來幫人瞭解原文

創作可能為了自娛,不為他人。翻譯也可能為了娛樂自己,不為嘉惠他人。不過,一般而言,翻譯和創作一樣,常常是針對他人 (聽眾或讀者) 而為的,很少純為自娛的。1 翻譯最直接的目的 (purpose) 就是:當有人聽不懂或看不懂用某種語言 (源頭語) 所說或所寫的話語時,能透過用另一種語言 (目標語) 來說或來寫,而使他瞭解那話語。簡單的說,翻譯為的是能夠透過譯文來幫人瞭解原文。因此,翻譯者 (translator) 是一個中間人或媒介者(mediator),他從事的是一種居中服務的工作,他做的是一種幫人瞭解話語的行為。所謂「幫人瞭解話語」應該包括幫人瞭解話語的內容與話語的形式,也就是話語的含義與風格。通常,在翻譯文學作品時,譯者比較會在內容與形式兩方面,都設法去幫人瞭解。在翻譯非文學作品時,譯者則通常比較注重話語的內容,而不太會計較話語的形式。因此,幫人瞭解話語的目的是有層次的,首在幫人瞭解話語的內容/含義,次在幫人瞭解話語的形式/風格。2.2 如果翻譯的直接目的是「幫人瞭解話語」,那麼其間接目的是什麼呢?這很難說定。有的翻譯是為文化交流,有的是為商業交易。有的為審判案件,有的為發展科技。有的為名垂千古,有的為賺取財利。反正在不同的場合或不同的情況下,會讓人有不同的目的去從事 翻譯社 工作。有的因公,有的因私,有的目的可以告人,有的或許應該隱密。但不管譯者有何種崇高或卑下的目的,我們對譯文或譯作的批評,通常可以不必把間接目的列入考慮。能不能達到「幫人瞭解原文/原作」的目的,才是評判翻譯的重點,也才是譯者自己要 反省的課題。   6.13 詩歌很難翻譯的原因,除了不易兼顧形與音的層面之外,還有義的層面也很難掌握。大家都知道,詩歌的語言含義往往要曖昧(ambiguity) 或多義(plurisignation),而不要平白(plainness)。問題是:在原文中曖昧或多義的字眼,在譯文中也能找到同樣曖昧或多義的字眼來翻譯嗎?例如,Keats 在ڊOdeon a Grecian Urnڋ裡,稱呼那骨灰甕為ڊstill unravished bride of quietnessڋ,這稱呼如何譯成中文呢?首先,ڊstillڋ有「無聲」、「不動」、與「仍然」之意,但 論文翻譯 時你只能選擇其中的一種含義來翻。此外,ڊbride of quiet...

皆有自己常用的專有名詞、術語或慣用語,對於譯者而言則必須先做調查和資料的收集

 再者,任何一類行業或形式的翻譯,例如 論文翻譯 、期刊翻譯、廣告翻譯、小品或小說翻譯,皆有自己常用的專有名詞、術語或慣用語,對於譯者而言則必須先做調查和資料的收集。許多用字詞彙甚至是隨著時代潮流在做演進或發展的,譯者不但要洞悉該個領域,也得注意時下的變化,包過新舊語言的交替或轉變等等。   只可惜,你會在看到一本好小說、一部好電影、一個好遊戲的時候興起「我來翻,多好?」的想法。但是你不會在翻閱一台電腦主機板手冊或是某軟體的Help檔時心想:「我來翻,多好?」問題在於翻小說、翻電影這麼浪漫的事情不是那麼容易碰到的。大部份做筆譯的譯者,翻的都是各式各樣3C產品的說明書。如果你學有專長的話,可以去翻醫療、法律、學術文件,那些價錢會比較好。如果你懷抱著崇高的熱血進入這一行,熱血很可能會在有機會翻譯到你超愛的類型小說前,就被「工廠自動化流程管理軟體」的技術文件給澆熄。通常老手會告訴你如何進入翻譯這一行呢?答案不外乎就是:去翻譯社練功;上外包網接案;去PPT翻譯版接案;參加出版社試譯。自己在家裡翻譯好喜歡的書,然後去找出版社出。去翻譯社練功:這或許是最實際的做法,但根據我兩度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身翻譯社的經驗,其實翻譯社除了讓你認清這一行跟想像中有多大的不同之外,對翻譯能力的提升幫助不大。充其量你就是去那邊接觸翻譯這一行,然後等到忍受不了後就回家當合作接案譯者。 翻譯社 有良心跟沒良心的差異很大,你必須先上網做好功課,查查欲合作翻譯社的評價與新聞才行。好的翻譯社接案當然能讓譯者溫飽,不過除非有能力接專業性強的案子,不然你的收入跟付出會不成比例,而且還會牽扯到翻譯社付款延遲的問題,很容易導致青黃不接。   我們也可以說:越使義、音、形、境複雜化,那就越降低可譯度,因為譯文不易表現同樣複雜的義、音、形、境。我們說過,翻譯的目標是信、達、恰。但實際翻譯的時候,大家都會發現:信於原文的義,往往就無法同時信於原文的音、形、境。當你設法想要兼顧義、音、形、境時,譯文卻又往往無法通順暢達。確實,只有在特別幸運時,才能找到恰切的詞語來讓譯文的義、音、形、境都跟原文的義、音、形、境似乎完全相等。6.17 我們可以把語言分成三種。「科學的語言」(scientific language) 是最單純、最平白的語言,它不要曖昧或多義,也不玩文字遊戲,它當然是最容易...

寫中文論文時,如果參閱外文(英文為主)文獻,首要工作就是翻譯

近年來,博碩士 論文翻譯 的需要日漸增多,原因是目前有些學校、系所或是老師,為了凸顯國際化的特色,對於碩博士的學位論文要求以英文撰寫,但是現今若本身的英文條件,可能並不是很好, 論文翻譯 成英文後,詞不達意,或者與前文不接續,有些研究以中文寫論文已詞不達意、長江黃河混濁不清,還要求以英文寫學位論文,最該擔心是東看西看來的文獻,要借用他人的概念或構想在論文中,引用(citation)、改寫(rephrase)不當可能衍生的問題。知道規矩的學生,寫中文論文時,如果參閱外文(英文為主)文獻,首要工作就是翻譯、進而將英文的被動式,改成中文的主動句法,如此做、就覺得已是了不得的大事,而如果參閱的是中文文獻,因為寫來寫去就是逃不出原作者的句法與句型,但為了表現也有「改寫」,下下之策就是將「的」改成「之」、將「因此」改成「所以」、將「換言之」改成「也就是說」,繞來繞去就是在「之」、「乎」、「也」、「者」的枝微末節上動工,這樣他也覺得是改寫,任何一類行業或形式的翻譯,例如 論文翻譯 、期刊翻譯、廣告翻譯、小品或小說翻譯,皆有自己常用的專有名詞、術語或慣用語,對於譯者而言則必須先做調查和資料的收集。許多用字詞彙甚至是隨著時代潮流在做演進或發展的,譯者不但要洞悉該個領域,也得注意時下的變化,包過新舊語言的交替或轉變等等,這些都必須由專業人士來做翻譯的工作,才能完成論文翻譯的工作。   1.12 文字有字形、字音、字義三個層面。目前世界上的眾多語言中,仍有不少是僅有口語,沒有文字。無文字系統的語言, 翻譯社 翻譯時當然只能口譯,無法筆譯。就算已經有文字系統的語言,如果進行口譯時,也只牽涉到語音和語意的層面,沒有牽涉到字形。按照針對的語文層面,翻譯可分成「意譯」(sense[-based]translation)、「音譯」(sound[-based] translation) 與「形譯」(shape[-based]translation) 三種。意譯是「以意譯意」:以譯文語意來譯原文語意。音譯是「以音譯音」:以譯文語音來譯原文語音。形譯則是「以形譯形」:以譯文形貌來譯原文形貌。一般的翻譯都是以意譯為主,偶爾才用音譯或形譯。其實,音譯通常只針對特定的某些字詞,例如,把 “boycott” 譯成「杯葛」或把「孫逸仙」譯成 “Sun Yat-sen”。形譯則通常不是針對字詞,而是...

至於筆譯,就需要對於國際商務合作中的各種文件或者資料做出雙語翻譯

 其中最難的便是能夠在各種國際會議中,進行各種複雜的筆譯和口譯,不單單速度,還有效率。在口譯中能夠隨行口譯,還能夠同步口譯;至於筆譯,就需要對於國際商務合作中的各種文件或者資料做出雙語翻譯。可以說,只要拿到這樣的資格證書,真真是走遍天下都不怕了,絕對不會擔心被生活的壓力所壓迫了。當然,最基礎的是能夠在涉及外企的商務會談中進行逐步口譯和筆譯,基本上這樣的能力比較適合外部銷售人員或者一些外企的接待人員之類的。不過,學無止盡,有一技之長在身,總是好的。其實,我私自覺得諸如在 翻譯社 工作之類的事情,相對比較適合女生,女生心思總歸細膩,而且很多英語專業的都是女生,加之比較有耐心,所以,還找不到工作的你,不如在這方面多努力下。至於一些經理之類的工作,相對還是霸氣的男生來好了,所以,凡事不可望而卻步,自以為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換個理則是有人的地方,強中自有強中手。唯有提高自己,才能適者生存。   2.1 創作可能為了自娛,不為他人。翻譯也可能為了娛樂自己,不為嘉惠他人。不過,一般而言,翻譯和創作一樣,常常是針對他人 (聽眾或讀者) 而為的,很少純為自娛的。1 翻譯最直接的目的 (purpose) 就是:當有人聽不懂或看不懂用某種語言 (源頭語) 所說或所寫的話語時,能透過用另一種語言 (目標語) 來說或來寫,而使他瞭解那話語。簡單的說,翻譯為的是能夠透過譯文來幫人瞭解原文。因此,翻譯者 (translator) 是一個中間人或媒介者(mediator),他從事的是一種居中服務的工作,他做的是一種幫人瞭解話語的行為。所謂「幫人瞭解話語」應該包括幫人瞭解話語的內容與話語的形式,也就是話語的含義與風格。通常,在翻譯文學作品時,譯者比較會在內容與形式兩方面,都設法去幫人瞭解。在翻譯非文學作品時,譯者則通常比較注重話語的內容,而不太會計較話語的形式。因此,幫人瞭解話語的目的是有層次的,首在幫人瞭解話語的內容/含義,次在幫人瞭解話語的形式/風格。2.2 如果翻譯的直接目的是「幫人瞭解話語」,那麼其間接目的是什麼呢?這很難說定。有的翻譯是為文化交流,有的是為商業交易。有的為審判案件,有的為發展科技。有的為名垂千古,有的為賺取財利。反正在不同的場合或不同的情況下,會讓人有不同的目的去從事 翻譯社 工作。有的因公,有的因私,有的目的可以告人,有的或許應該隱密...

台灣區大企業內口譯員月薪平均有70k,高的有100k,雖不比香港新加坡也算不錯了

 有些翻譯人才選擇為單一企業或機關擔任口譯,這樣組織內朝九晚五的工作類型通常又稱in-house口譯,通常大學畢業就可以報考,入行門檻就比一般商務隨行口譯高了,機關挑選人才以翻譯技巧以及經歷為主要考量,所以錄取者中有很多是 翻譯專業 或研究所出身的。 台灣與華語地區許多大企業如知名國際顧問公司、證券行、銀行都有企業編制內的翻譯小組,大多面試口譯員時口筆譯兩者都會考。台灣區大企業內口譯員月薪平均有70k,高的有100k,雖不比香港新加坡也算不錯了,不過就像Sam學長之前說的,『企業深似海,公司用人是講效益的,所以要想存活必須發揮效益,很少有可能單純做翻譯,到下班時間就回家的,有可能要幫忙做很多其他類似特助/ 秘書類工作,另外公司難免都有勾心鬥角的事,對office politics深惡痛絕者請三思。』就政府機關口譯而言,政府機關如外交部、國防部等平均而言每年或每兩年會招考口譯員,口筆譯兩者都會考,因為口譯員出任務時代表國家形象,報考者的口語表達、儀表、台風及專業口譯能力為必要條件,雖然政府給的薪資沒有民間企業好 (好啦 其實我想說的是政府給的未免太低了吧! ),但還是經常吸引口譯學校畢業生報考,原因很簡單,因為替政要大官翻譯是絕佳的練習機會,表現好的又能跟隨首長出使友邦見識大場面,對年輕口譯員是很好的磨練,以後要轉freelance因為這樣的資歷會比較容易進入會議口譯市場。當然政府 in-house工作中的office politics更是多,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板主我從口譯學校畢業之後的第一份工作就在政府機關當 論文翻譯 ,每天要進辦公室看到同樣的面孔,又三不五時叫我去作一些跟口譯無關的工作,每天要面對令人窒息的官僚環境與馬屁文化,我因為適應不良作了一年就落荒而逃了。平心而論,各個組織文化畢竟不同,薪資與工作內容也不同,也有人一當in-house interpreter就是好幾年,例如我口譯學校的同屆同學進入一家國際知名顧問公司當口譯,因為薪資好工作穩定加上常出國,一作就是十年,現在也升遷成了他們企業亞洲區的T&I Support Coordinator,也可以是很好的出路。   文化(culture) 是人類所有活動的表現。語言是文化很重要的一環。可是,並非全世界都有同樣的文化:每個人種或族群,每個國家或地區,...

我在會議口譯尤其是同步口譯工作上碰過的專業譯者,九成以上有口譯碩士學位

最後還有一種口譯工作,日薪最高相對壓力也最大的,就是高端的『會議口譯』,如大型公開的國際會議、論壇、國際企業或政府機關舉辦之公開活動 ; 大型記者會、發表會、典禮等,這些公開大型活動都是數於冠蓋雲集、中外媒體齊聚的場合,當然沒有出錯的空間,客戶十之八九會請專業訓練出身且經驗豐富的口譯員來擔任重責大任,所以『入行』門檻自然高,也是很多口譯員不得其門而入的市場區塊。台灣或中國市場上的會議口譯員大多是翻譯專業的碩士畢業生,這是長期市場競爭激烈下的結果,如果就我從事口譯工作的十年來看 (老天! 一轉眼就十年了 ),我在會議口譯尤其是同步口譯工作上碰過的專業譯者,九成以上有口譯碩士學位,這顯示會議口譯工作持續專業化,也顯示專業口譯員或口譯中介機構於爭取案子時競爭激烈,須同時強調口譯員的學歷與經歷才能獲客戶青睞。當然市場上自學成功的會議 (同步) 口譯員的確存在,但通常都是早期口譯產業起步時期出道的前輩,或屬較缺人才的語言組合如日、韓、西、法文,但隨著近10 ~ 20年中英口譯的教學與 翻譯社 越來越專業化,半途出家或兼差性質的會議口譯員的生存空間的確受到了很大的壓縮。   彌平城鄕英語教學差距現在城鄕方面不論是在創造 論文翻譯 環境,或是合格英語師資方面,已經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了,如果要提升下一代整體英語能力,甚至進一步變成第二官方語言,那這個問題現在就要去解決。未來總不能只有在城市當中英語才是官方語言吧?同時,都市中有能力的家長可以讓自己的子女去參加許多校外的英語教學機構,但是都市中弱勢的家庭或是偏鄕的兒童勢必仰賴學校的教學資源;因此,與其舉債大肆進行蚊子館式的建設,希望民進黨有點良心,少綁點樁,把寶貴的資源投入語言教育,為台灣的子弟架構好與國際接軌的基礎,否則英語能力的提升,對於部份的年輕人而言,永遠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連勝文也在文末提到,台灣人要想與外國人並駕齊驅或超越他們,掌握英語能力絕對是第一要件。目前以英語為母語,精通中文的外國人也已大量出現當這些人可以因為具備中英文雙語能力,而去從事同時需要運用中文與英文的工作時,到那一刻我們再來討論這個問題,就已經完全來不及了。   是不是覺得自己的英語過了高級,就很不錯了?隨口來幾句口語彰顯自己“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本事不錯了?自以為可以做英文翻譯在學弟學妹面前不可一世?如果是這樣,那就只能說明自己...

他賜予盎格魯族東南部的領土。隨後他又進一步尋求支援,撒克遜族、盎格魯族與朱特族人紛紛前來

早期日爾曼人部落移民到英格蘭,英語就是從他們的語言中變化繼承下來。據《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記載。西元 449 年左右,不列顛群島國王伏提庚邀請“盎格魯的親戚們”來幫助他們對抗皮克特人。作為回報,他賜予盎格魯族東南部的領土。隨後他又進一步尋求支援,撒克遜族、盎格魯族與朱特族人紛紛前來。《編年史》記載,最終這些“移民”建立了七個王國。066 年諾曼征服後三百年內,英格蘭的國王只講法語。因此一大批法語辭彙進入了古英語,古英語本身也失去了大部分曲折變化,進化為中古英語。 1500 翻譯社 年左右的母音大推移將中古英語變形為近代英語 翻譯社 。近代英語在英文翻譯莎士比亞所處的時英文翻譯期開始繁榮,一些學者將之分為早期近代英語與後期近代英語,分界線為 1800 年左右。隨著不列顛對全世界大部分地區的佔領和殖民,英文翻譯當地語言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語的發展。與英語最接近的無疑是弗裏語,這種語言現在仍然被在荷蘭北部弗裏斯蘭省的大約 50 萬人使用。一些人認為蘇格蘭語是與英語接近的一個獨立語言,而一些人則認為它是英語的一個方言。蘇格蘭語傳統上被認為是一種獨立的語言。除了弗裏西語外最接近英語的就是在荷蘭東部和德國北部的低地 翻譯社 撒克遜語。其他相關的語言包括荷蘭語、南非荷蘭語和德語。諾曼人於 11 世紀征服英國,帶來大量法語辭彙,極大的豐富了英語。   信仰:「譯文要像中文」「譯文要像中文」是已故譯者思果先生的翻譯主張。在我的編輯生涯裡遭遇到的新手譯者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他們譯出來的中文通常生硬得無法卒讀,而且更奇怪的是,他們通常不知道自己的稿子有這種問題。從新手譯者到稱職的譯者,最大的難關就是譯文能不能讓人讀起來像中文。大部分無法做好 翻譯社 工作的人不是他的中文表達能力不好,而是他無法跳脫原文的制約。翻譯新手寫正常文章的時候,中文還不錯,可是一譯起文章來,簡直就變成外國人寫中文。許多人說譯者應該要具備良好的中文表達能力,這一點是天大的誤會,因為能寫中文,和能譯出好中譯,中間是個寬大無比的鴻溝。如果你對「譯文要像中文」的信仰不夠堅定,那麼中文表達能力對譯出好中譯是無能為力的。良好的中文表達能力,根本不是好譯者的重點,好譯者的重點是你要有本事擺脫原文的束縛。遺憾的是,大部分新手不是不會寫中文,而是不曉得如何擺脫原文。   看到您的來信詢問,勾起Ch...

有的單字拼寫錯(急件時很容易發生)、有的標點用錯、有的是中文字寫錯

 千萬不能直接交稿子不作校對,即便是有很多年翻譯經驗的譯者,每次校對都還是很容易會有問題,有的是少譯(像是錯過了一行,容易發生在文件數量很大的時候)、有的數字弄錯(合約或是商務文件要特別注意)、有的單字拼寫錯(急件時很容易發生)、有的標點用錯、有的是中文字寫錯; 論文翻譯 完成後一定要仔細的檢查。這些小地方都是翻譯公司給譯者打分數的地方,所以每一次機會都必須珍惜,都必須做好,才能與翻譯公司建立一個長期合作的關係。翻譯公司是非常想與某個翻譯個人建立一個長期合作的關係,一旦確定你翻譯的不錯,那麼稿件就會源源不斷。   我是英文奇幻小說譯者,翻譯過五十來本英文奇幻小說。從史詩奇幻到都會奇幻,各式奇幻小說無所不包。翻譯是條孤獨之路,整天面對電腦螢幕,所以我常常會跑去 翻譯社 相關的臉書社團閒晃。在這類社團裡,最常出現的貼文大概就「案主出這種價錢是否合理?」、「翻譯社這樣是不是太摳?」、以及「我要如何進入翻譯這一行?」關於案主出價是否合理的問題,通常都是不合理的。至於翻譯社這樣會不會太摳,基本上都是太摳。說起「我要如何進入翻譯這一行」呢,老實講,我心裡也有一句簡單的回答可以接在這句後面,不過既然寫這篇文章是講這個主題,我就少說那一句好了。為什麼人會想要進入翻譯這一行?我上次去大學演講的時候,曾經跟學生問過這個問題。該次演講是採小規模報名制,可以確定來的學生都是真的對翻譯有興趣。當時面對這個問題,能答得出來的還真沒幾個,直到我問他們:「難道你們都沒有看書或看電影時,心裡生出:『哇超,這翻得是什麼?如果我來翻多好?』的想法過嗎?」所有學生才恍然大悟地認同這個理由。翻譯的初衷本是如此,因為你覺得「我來翻,多好?」   1.12 文字有字形、字音、字義三個層面。目前世界上的眾多語言中,仍有不少是僅有口語,沒有文字。無文字系統的語言, 翻譯社 翻譯時當然只能口譯,無法筆譯。就算已經有文字系統的語言,如果進行口譯時,也只牽涉到語音和語意的層面,沒有牽涉到字形。按照針對的語文層面,翻譯可分成「意譯」(sense[-based]translation)、「音譯」(sound[-based] translation) 與「形譯」(shape[-based]translation) 三種。意譯是「以意譯意」:以譯文語意來譯原文語意。音譯是「以音譯音」:以譯文語音來譯...

藝術的最終目的是真善美,不是創意。獨特的創造為的也是那好的目標

說到這裡,我們必須承認: 翻譯社 確實不像寫詩、作畫、造音樂那麼強調個人獨特的創意或創造性。不過,我們也應該要知道:巧妙的譯文確實也會展現譯者個人獨特的創意或創造性。進一步說,藝術的最終目的是真善美,不是創意。獨特的創造為的也是那好的目標。其實,藝術跟科學最大的不同在於:在創造或製造的過程中,科學希望有固定的、機械的施作與結果,不希望有隨機的、任意的選擇與安排。相對的,藝術則給予施作者一切隨機的與任意的選擇與安排,不要他做固定的、機械的反應,也不要求他產生一致的、必然的結果。因此,翻譯家做的不是翻譯機所做的那種固定的、機械的行為,而是在信、達、恰的目標之下,隨時不斷的進行個人認為最適宜的選擇與安排。也因此,針對同樣一個原文,不同的翻譯者會有不同的選擇與安排,也會產生極為不同的譯文。   她曾擔任黃曉明留印好萊塢中國劇院活動的隨身翻譯;她也曾為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及夢工廠動畫(Dreamworks Animation)執行長傑佛瑞凱森柏格(Jeffrey Katzenberg)擔任 翻譯 ,邀請廣電總局到夢工廠參觀;之後也為派拉蒙前主席Brad Grey作翻譯接見來自上海電影集團代表參觀片場洽談業務,並為很多動畫、特效製作公司,以及當下最流行的VR製作公司進行翻譯,幫助他們拓展中國業務。吳曉思說,大部分中美高層會面都是私下、不公開的,除直接去片場參觀,也有的電影人不惜花重金,在自己比佛利山的豪宅內舉辦豪華派對接見潛在中國客戶。但比較遺憾的是,很多大型合作項目情況複雜,涉及利益方多,也有官方介入,有時領導突然下台,讓她參與過的很多談判或合作都無疾而終。最近一年,更是因中國限制資本外流,導致派拉蒙運籌多年的很多合作告吹。   近年來,博碩士 論文翻譯 的需要日漸增多,原因是目前有些學校、系所或是老師,為了凸顯國際化的特色,對於碩博士的學位論文要求以英文撰寫,但是現今若本身的英文條件,可能並不是很好, 論文翻譯 成英文後,詞不達意,或者與前文不接續,有些研究以中文寫論文已詞不達意、長江黃河混濁不清,還要求以英文寫學位論文,最該擔心是東看西看來的文獻,要借用他人的概念或構想在論文中,引用(citation)、改寫(rephrase)不當可能衍生的問題。知道規矩的學生,寫中文論文時,如果參閱外文(英文為主)文獻,首要工...

並非每一個譯文都可以輕易地把它歸之於上面提到的某種譯法

理論上,每一個原文都有許多種譯法,都可以翻成許多版本的譯文。但是,並非每一個譯文都可以輕易地把它歸之於上面提到的某種譯法。例如,把ڊItis interesting that he can sleep on horsebackڋ譯成「他能邊騎馬邊睡覺,真是有趣」,這算「直譯」或「意譯」呢?如果譯成「有趣的是:他能在馬背上睡覺」呢?或許你說前者較像意譯而後者較像直譯。但如果譯成「那很有趣:他能邊騎馬邊睡覺」呢?好像又直譯又意譯,不是嗎?5.16 不管使用何種譯法,正常的譯文都要以「信、達、恰」為目標,都要忠於原文而本身都要通順暢達,最好還能恰到好處。針對那些目標,譯法是要靈活變動的。為了通順明白,有時便要用「增譯法」,例如:把ڊShe eats like a birdڋ譯成「她吃得像鳥一樣少」,不只譯成「她吃得像鳥一樣」。或把「這兩兄弟已經形同水火」譯成ڊThese two brothers have become mutually incompatiblelike water and fireڋ,不只譯成ڊThese two brothers have become like water andfireڋ。有時則要用「省譯法」,例如:把ڊSummer is the season when most peoplego abroadڋ譯成「夏季最多人出國」,不譯成「夏天是當最多人出國的季節」。或把「他們如此努力只為三餐」譯成ڊThey work so hard just for their mealsڋ,不譯成ڊThey work so hard just for their three meals (a dayګڋ。有時更要用「改譯法」,例如:把ڊMost people do not know the value of health until they lose itڋ譯成「大部分的人失掉健康才知道健康的價值」,不譯成「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健康的價值,直到他們失掉它」。或把「她是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譯成ڊShe is as heroic a woman as any manڋ,不譯成ڊShe is a heroine wearing scarf andskirt that yields to no man wearing b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