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銷售尺寸方面,32吋至40吋為主流銷售尺寸。5-2 平面電視市場與產品發展趨勢
但2008年開始,Samsung、Sony、Sharp等日韓系品牌為了增加市占率也開始大幅降價以減少與本土品牌的價差來吸引消費者,且大陸消費者對於日韓系液晶電視的接受度不錯,全球各大電視品牌業者未來勢必會在中國大陸液晶電視維修市場市占版圖會再經過一番交戰。在銷售尺寸方面,32吋至40吋為主流銷售尺寸。5-2
平面電視市場與產品發展趨勢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PIDA 46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2008年LCD在液晶監視器與筆記型電腦等應用產品的產值分別約為217億與128億美元,其中,筆記型電腦還維持成長4%;液晶監視器則大幅衰退13%。在價格幾乎落底之下,預估2009年液晶監視器與筆記型電腦產值約為173億與125億美元,年成長率分別為-22%與-2%。以出貨量來看,全球液晶監視器市場裡,Samsung以18%的面板出貨量市占率取得冠軍地位;奇美與LG
Display分別以18%與17%分居第二與第三名。而就筆記型電腦來說,出貨量前三名的面板廠商依序為LG
Display、Samsung與友達,市占率分別為30%、29%,以及21%。以下將分別介紹液晶監視器與筆記型電腦的發展動態。5-3-1
液晶監視器市場2008年全球IT產品合計約有3億1,160萬片的面板需求量,其中液晶顯示器需求約1億8,110萬片,較2007年成長8%。然而在大環境景氣不佳、監視器市場趨於飽和、消費力緊縮以及筆記型電腦逐漸取代桌上型電腦的趨勢下,預估2009年將衰退5%,約為1億7,200萬片,如圖5-3-1所示。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寬螢幕液晶監視器在面板廠力推之下,2008年超越傳統4:3螢幕機種,占整體液晶監視器超過6成,預估在2011年比重將達95%,如圖5-3-2所示。其中,19吋寬螢幕在2008年取代17吋產品成為主流,占整體比重最大約達28%,並以率先推出該產品的台灣奇美市占率約近4成為最高。
液晶最早是由奧地利的植物學家發現於 1888 年,直到 1971 年,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的顯示)型 LCD 推出後,LCD 産業才進入真正的發展期。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和有源矩陣概念的提出,TFT-LCD 技術開始逐步成型,並且於 90 年代初期在日本開始産業化。現今主流的液晶顯示技術,可顯示高階彩色影像的主動矩陣型(Active Matrix)液晶,以 TFT(Thin Film Transistor)等主動元件來驅動各個像素液晶的方式,其中較常見的主動元件是非晶 Si-TFT (Amorphous Si-TFT),TFT 是以靜態驅動液晶故可應用於大面積、高解析度畫面,並且維持高顯示品質。圖 9 為 TFT-LCD 技術發展沿革,從 1990 年開始,日本的 Toshiba 首度將TFT-LCD 應用在 10.4 吋的筆記型電腦(NB)面板上,開始帶起了全球顯示器產業的革命。在 TFT-LCD 產業有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幾乎只要每前進一個世代,都會發生產能過剩,造成價格下滑,因而擴大產品應用領域,然後供不應求的情形開始發生,促使 TFT-LCD 前進一個世代,「液晶循環」就因此而生了。在 1995 年以前,TFT-LCD 還只是單純的應用在筆記型電腦(NB)面板上,主要還是以日本為發展重心。但是自 1996 年開始,TFT-LCD 進入了第三代生產線,也開啟了液晶顯示器的應用,在發展初期由於材料及零組件價格昂貴,生產良率不高且又必須面臨與 CRT 顯示器的競爭,發展過程非常艱辛。隨著韓國和台灣開始加入 TFT-LCD 的生產,競爭可說更加激烈,但是韓國和台灣液晶電視修理面板廠商挾著量產技術的優勢及較低廉的人工成本,雖然在關鍵材料及零組件的取得成本稍高於日本,但是還是非常有競爭力,並且淘汰了一些日本廠商。2000 年開始進入第四代 TFT-LCD 生產線後,韓國取代了日本在次世代玻璃基板規格的製定上取得主導權,成為大尺寸 TFT-LCD 面板的霸主,台灣也成為成功的追隨者,與韓國在大尺寸液晶面板取得領先的地位,日本廠商則受限於生產規模及生產世代的影響,逐漸退出信息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生產,轉而開發中小尺寸及液晶電視的應用市場,市場走向分工的態勢逐漸明朗化。
還要安裝當貝助手,經常經理垃圾和緩存。說到這裡我就不得不八一八液晶屏材質那些事兒了:液晶面板主要是由兩塊無鈉玻璃夾著一個由偏光板、液晶層和彩色慮光片構成的夾層所組成。液晶螢幕的表面看似一片堅固的黑色螢幕,其實在這層螢幕上廠商都會加上一層特殊的塗層。這層特殊塗層的主要功能就在於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時所受到其它光源的反光以及炫光,同時加強液晶螢幕本身的色彩對比效果。液晶電視時採用背光(backlight)原理,使用燈管作為背光光源,通過輔助光學模組和液晶層對光線的控制來達到較為理想的顯示效果。液晶是一種規則性排列的有機化合物,它是一種介於固體和液體之間的物質,目前一般採用的是分子排列最適合用於製造液晶顯示器的nematic細柱型液晶。液晶本身並不能構發光,它主要是通過因為電壓的更改產生電場而使液晶分子排列產生變化來顯示圖像。不過因為各廠商所使用的這層鍍膜材料也不盡相同,當然它的耐久程度也會因此有所差異。因此使用者在清潔時,千萬不可隨意用任何鹼性溶液或化學溶液擦拭螢幕表面。四招迅速補救、延用十年:下面四種方式方法一定要時常注意與謹記!1)正確清除LCD電視 修理螢幕表面污垢的方法液晶屏是液晶電視的核心部分,自然也是清潔的重點。LCD顯示屏表面覆蓋玻璃。如果發現LCD顯示器表面有污垢,應當使用正確的方法將污垢清除。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液晶最早是由奧地利的植物學家發現於 1888 年,直到 1971 年,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的顯示)型 LCD 推出後,LCD 産業才進入真正的發展期。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和有源矩陣概念的提出,TFT-LCD 技術開始逐步成型,並且於 90 年代初期在日本開始産業化。現今主流的液晶顯示技術,可顯示高階彩色影像的主動矩陣型(Active Matrix)液晶,以 TFT(Thin Film Transistor)等主動元件來驅動各個像素液晶的方式,其中較常見的主動元件是非晶 Si-TFT (Amorphous Si-TFT),TFT 是以靜態驅動液晶故可應用於大面積、高解析度畫面,並且維持高顯示品質。圖 9 為 TFT-LCD 技術發展沿革,從 1990 年開始,日本的 Toshiba 首度將TFT-LCD 應用在 10.4 吋的筆記型電腦(NB)面板上,開始帶起了全球顯示器產業的革命。在 TFT-LCD 產業有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幾乎只要每前進一個世代,都會發生產能過剩,造成價格下滑,因而擴大產品應用領域,然後供不應求的情形開始發生,促使 TFT-LCD 前進一個世代,「液晶循環」就因此而生了。在 1995 年以前,TFT-LCD 還只是單純的應用在筆記型電腦(NB)面板上,主要還是以日本為發展重心。但是自 1996 年開始,TFT-LCD 進入了第三代生產線,也開啟了液晶顯示器的應用,在發展初期由於材料及零組件價格昂貴,生產良率不高且又必須面臨與 CRT 顯示器的競爭,發展過程非常艱辛。隨著韓國和台灣開始加入 TFT-LCD 的生產,競爭可說更加激烈,但是韓國和台灣液晶電視修理面板廠商挾著量產技術的優勢及較低廉的人工成本,雖然在關鍵材料及零組件的取得成本稍高於日本,但是還是非常有競爭力,並且淘汰了一些日本廠商。2000 年開始進入第四代 TFT-LCD 生產線後,韓國取代了日本在次世代玻璃基板規格的製定上取得主導權,成為大尺寸 TFT-LCD 面板的霸主,台灣也成為成功的追隨者,與韓國在大尺寸液晶面板取得領先的地位,日本廠商則受限於生產規模及生產世代的影響,逐漸退出信息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生產,轉而開發中小尺寸及液晶電視的應用市場,市場走向分工的態勢逐漸明朗化。
還要安裝當貝助手,經常經理垃圾和緩存。說到這裡我就不得不八一八液晶屏材質那些事兒了:液晶面板主要是由兩塊無鈉玻璃夾著一個由偏光板、液晶層和彩色慮光片構成的夾層所組成。液晶螢幕的表面看似一片堅固的黑色螢幕,其實在這層螢幕上廠商都會加上一層特殊的塗層。這層特殊塗層的主要功能就在於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時所受到其它光源的反光以及炫光,同時加強液晶螢幕本身的色彩對比效果。液晶電視時採用背光(backlight)原理,使用燈管作為背光光源,通過輔助光學模組和液晶層對光線的控制來達到較為理想的顯示效果。液晶是一種規則性排列的有機化合物,它是一種介於固體和液體之間的物質,目前一般採用的是分子排列最適合用於製造液晶顯示器的nematic細柱型液晶。液晶本身並不能構發光,它主要是通過因為電壓的更改產生電場而使液晶分子排列產生變化來顯示圖像。不過因為各廠商所使用的這層鍍膜材料也不盡相同,當然它的耐久程度也會因此有所差異。因此使用者在清潔時,千萬不可隨意用任何鹼性溶液或化學溶液擦拭螢幕表面。四招迅速補救、延用十年:下面四種方式方法一定要時常注意與謹記!1)正確清除LCD電視 修理螢幕表面污垢的方法液晶屏是液晶電視的核心部分,自然也是清潔的重點。LCD顯示屏表面覆蓋玻璃。如果發現LCD顯示器表面有污垢,應當使用正確的方法將污垢清除。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