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2012年40吋級LCD TV銷售量將超過32吋級LCD TV。雖然2008年在整體經濟衰疲的影響下
歐洲歐洲地區一直以來為全球最大的LCD
TV市場,2008年總計約有33%的市場占有率,如圖5-2-3所示。而歐盟將於2009年第一季實施能源標準計畫,將限制高耗電量電視的製作與銷售,電漿電視(PDP)將會因此受到波及。歐盟認為,以42吋PDP電視為例,一年將消耗822KW/Hr的電力,但同尺寸的液晶電視只要350KW/Hr,這波能源標準計畫將使液晶電視維修漸漸侵蝕原有的電漿電視市場占有率。2008年歐洲LCD
TV尺寸銷售最多的為32吋,仍超過3成的比重,40吋級產品約近2成,未來隨著40吋級面板價格持下滑,預期2012年40吋級LCD
TV銷售量將超過32吋級LCD
TV。雖然2008年在整體經濟衰疲的影響下,美國與歐洲諸國的消費者信心水準皆已跌落谷底,但東歐一些新興國家市場如俄羅斯、土耳其、捷克、波蘭等,由於液晶電視的市場滲透率不高,未來還是可以維持較高的成長率。■
北美北美與歐洲地區為液晶電視銷售的主力地帶,兩者加起來超過60%的銷售比重,2008年北美液晶電視的銷售量超過3,000萬台,比起2007年成長了22%。由於受到景氣的影響,北美液晶電視的消費者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焦點不再擺在40吋以上的液晶電視,而較專注在中小尺寸液晶電視,使得液晶電視的成長的主要動力在於中小尺寸的液晶電視,包含32吋以下的機種。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在品牌銷售方面,根據北美消費性產品市調公司NPD
Group的調查,Samsung仍維持北美電視銷售量排名第一,2008年市占率約為25%,其次為Sony的15%,Toshiba、Panasonic、及LG則緊跟在後,為北美電視銷售的前五名。美國政府本計畫在2009年2月開始進行電視數位化,但日前決議延至2009年6月,除了仍需解決數位電視轉換盒折價券財務問題,另一方面也希望給予消費者更多將類比轉成數位電視的時間。
第二章 液晶電視維修(LCD TV)產業發展沿革第一節 液晶電視 (LCD TV)業沿革從圖 2 可看出整體平面顯示技術之發展歷程,TFT-LCD 萌芽於 1980 年代,1990 年代中期開始大量應用於筆記型電腦,90 年代末期則與 CRT 技術共存共榮,成為電腦顯示器之兩大應用技術;直到 2001 年末 LCD Monitor 正式替代 CRTMonitor 成為電腦顯示器之技術主流,目前朝向 LCD TV 及新應用領域發展。1990 年代末期之 PDP 約相當於 TFT-LCD 在 1990 年代以前之萌芽期;由於1995 年日本富士通成功將 42 吋 PDP 商品化使得 PDP 得以開始進入建廠量產之階段;2000 年起,PDP 拜日本於 1997~2000 年間建立產能,而開始進入成長期,並與各種投影電視(如過去之 CRT 及 LCD 投影電視及近來之 DLP 投影電視)共存共榮。OLED 與 FED 目前則類似 1990 年以前之 LCD 萌芽期,仍有重要之技術突破,目前仍僅止於利基市場之應用。綜上所述,TFT-LCD 不僅已完成技術萌芽及與 CRT 共存共榮階段,且已正式進入完全替代 CRT Monitor 成為主流技術並且朝向大型 LCD TV 以及新應用領域發展;而 PDP 則是經過技術萌芽階段,目前在產能開始建立並與投影電視共存共榮之過程;OLED 與 FED 則仍處於萌芽階段。因此就平面顯示發展歷程而言,TFT-LCD 與 PDP 將是兩大主要應用技術主流。
在2008年上半年LED背光源應用於筆記型電腦遠不如預期下,全年LED電視維修率下修至約10%,然而在Apple、Dell及HP宣佈2009年將大量採用LED背光源筆記型電腦,2008年底大多新機種皆設計為LED背光源,隨著LED背光源大舉應用於主流14吋、15.4及15.6吋等產品,預估2009年LED背光源於筆記型電腦(不含Netbook)將達到33%左右,2010年更有機會上看50%的滲透率,超越傳統CCFL背光源成為主流。台灣筆記型電腦廠商出貨受影響筆記型電腦產業品牌集中度高,國際品牌大廠HP、Dell、Acer與Toshiba等前四大廠商之市場占有率皆超過一成,產業集中度高。另外筆記型電腦讓消費者自行組裝的空間不大,因此逐漸形成由品牌廠商主導產品及市場發展方向,使得產業朝向大者恆大趨勢發展,壓縮到小廠商的生存空間。台灣代工廠商方面,根據 IDC統計顯示, 2008年第四季台灣前五大ODM廠商總出貨量達3,145萬台,占整體產業出貨比重為90.3%。第四季各廠商的出貨市占率方面,緯創首度超越仁寶成為第二大代工廠,前五大排名依序分別為廣達、緯創、仁寶、英業達及和碩。去年第四季筆記型電腦代工出貨明顯受到全球經濟景氣影響,雖然Netbook需求於本季仍有成長,但無法帶來支撐整體出貨量,使得第四季出現負成長。由於景氣持續低迷,品牌業者尚有庫存,加上遇到傳統的淡季,因此2009年第一季台灣廠商的出貨量並不樂觀。過去兩季熱銷的Netbook,雖然在2009年第一季預估雖仍可達450萬台以上,但仍因進入市場淡季,及部分廠商正處新舊產品交替,影響其成長率,加上景氣持續不振影響市場買氣,反而使得一般尺寸的筆記型電腦的市場受到Netbook的影響,而顯得萎靡不振。雖然短期內筆記型電腦的需求略有下滑,但就長遠來看,取代桌上型電腦效應發酵,筆記型電腦的出貨量仍將呈現持續成長態勢。惟市場競爭激烈,產品低價化效應持續擴散,因此業者行銷策略之運用益顯重要,如何強調個人化設計以刺激消費者需求,並做出產品區隔,應是首要之務;同時,在強調環保低耗能的趨勢下,筆記型電腦廠商若能創造新局,像是結合LED背光模組的應用,打造出新的產品取向,未來
仍大有可為。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第二章 液晶電視維修(LCD TV)產業發展沿革第一節 液晶電視 (LCD TV)業沿革從圖 2 可看出整體平面顯示技術之發展歷程,TFT-LCD 萌芽於 1980 年代,1990 年代中期開始大量應用於筆記型電腦,90 年代末期則與 CRT 技術共存共榮,成為電腦顯示器之兩大應用技術;直到 2001 年末 LCD Monitor 正式替代 CRTMonitor 成為電腦顯示器之技術主流,目前朝向 LCD TV 及新應用領域發展。1990 年代末期之 PDP 約相當於 TFT-LCD 在 1990 年代以前之萌芽期;由於1995 年日本富士通成功將 42 吋 PDP 商品化使得 PDP 得以開始進入建廠量產之階段;2000 年起,PDP 拜日本於 1997~2000 年間建立產能,而開始進入成長期,並與各種投影電視(如過去之 CRT 及 LCD 投影電視及近來之 DLP 投影電視)共存共榮。OLED 與 FED 目前則類似 1990 年以前之 LCD 萌芽期,仍有重要之技術突破,目前仍僅止於利基市場之應用。綜上所述,TFT-LCD 不僅已完成技術萌芽及與 CRT 共存共榮階段,且已正式進入完全替代 CRT Monitor 成為主流技術並且朝向大型 LCD TV 以及新應用領域發展;而 PDP 則是經過技術萌芽階段,目前在產能開始建立並與投影電視共存共榮之過程;OLED 與 FED 則仍處於萌芽階段。因此就平面顯示發展歷程而言,TFT-LCD 與 PDP 將是兩大主要應用技術主流。
在2008年上半年LED背光源應用於筆記型電腦遠不如預期下,全年LED電視維修率下修至約10%,然而在Apple、Dell及HP宣佈2009年將大量採用LED背光源筆記型電腦,2008年底大多新機種皆設計為LED背光源,隨著LED背光源大舉應用於主流14吋、15.4及15.6吋等產品,預估2009年LED背光源於筆記型電腦(不含Netbook)將達到33%左右,2010年更有機會上看50%的滲透率,超越傳統CCFL背光源成為主流。台灣筆記型電腦廠商出貨受影響筆記型電腦產業品牌集中度高,國際品牌大廠HP、Dell、Acer與Toshiba等前四大廠商之市場占有率皆超過一成,產業集中度高。另外筆記型電腦讓消費者自行組裝的空間不大,因此逐漸形成由品牌廠商主導產品及市場發展方向,使得產業朝向大者恆大趨勢發展,壓縮到小廠商的生存空間。台灣代工廠商方面,根據 IDC統計顯示, 2008年第四季台灣前五大ODM廠商總出貨量達3,145萬台,占整體產業出貨比重為90.3%。第四季各廠商的出貨市占率方面,緯創首度超越仁寶成為第二大代工廠,前五大排名依序分別為廣達、緯創、仁寶、英業達及和碩。去年第四季筆記型電腦代工出貨明顯受到全球經濟景氣影響,雖然Netbook需求於本季仍有成長,但無法帶來支撐整體出貨量,使得第四季出現負成長。由於景氣持續低迷,品牌業者尚有庫存,加上遇到傳統的淡季,因此2009年第一季台灣廠商的出貨量並不樂觀。過去兩季熱銷的Netbook,雖然在2009年第一季預估雖仍可達450萬台以上,但仍因進入市場淡季,及部分廠商正處新舊產品交替,影響其成長率,加上景氣持續不振影響市場買氣,反而使得一般尺寸的筆記型電腦的市場受到Netbook的影響,而顯得萎靡不振。雖然短期內筆記型電腦的需求略有下滑,但就長遠來看,取代桌上型電腦效應發酵,筆記型電腦的出貨量仍將呈現持續成長態勢。惟市場競爭激烈,產品低價化效應持續擴散,因此業者行銷策略之運用益顯重要,如何強調個人化設計以刺激消費者需求,並做出產品區隔,應是首要之務;同時,在強調環保低耗能的趨勢下,筆記型電腦廠商若能創造新局,像是結合LED背光模組的應用,打造出新的產品取向,未來
仍大有可為。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