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又以液晶電視(LCD TV)因製造廠商眾多、價格競爭力大,市場需求更是成長迅速
近年來,資訊多媒體化的多元發展,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中最受矚目的產品為電視機產品,再加上全球數位電視、廣播的啟動,更掀起平面電視顯示技術的革命,傳統映像管(Cathode
Ray
Tube,CRT)電視市場的時代則將走進歷史。而在平面電視的技術領域中,以液晶、電漿(PDP)與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OLED)三大項目為主,其中又以液晶電視(LCD
TV)因製造廠商眾多、價格競爭力大,市場需求更是成長迅速。台灣由於具有液晶電視面板上的生產優勢,並且擁有政府的支持(兩兆雙星計畫),同時,液晶電視也是目前市場的主流產品,因此本文以液晶電視(LCD
TV)為探討主題,並分析其產業優劣勢,以其能了解液晶電視之產業策略,並建議液晶電視廠商在未來市場的因應之道。第一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定義與範疇第一節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定義與範疇近年來,資訊多媒體化的多元發展,使得資訊產品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領域漸趨模糊,其中,最受矚目的產品為電視機產品。因為電視機是現代人最主要的休閒娛樂管道,也是吸收訊息的主要來源,為全球普及率相當高的電器用品,再加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蓬勃發展與全球數位電視修理、廣播的啟動,更掀起平面電視顯示技術的革命,象徵著傳統映像管(Cathode
Ray Tube,CRT)電視市場的時代即將走進歷史。
不過無論如何電視數位化仍舊勢在必行。此舉將使得超高畫質(Full-HD)規格成為電視維修機銷售的主流。雖然過去一年美國政府已發放數位電視轉換盒折價券並鼓勵民眾購買數位電視,不過至今實際購買轉換盒的比例仍偏低,尤其碰到經濟不景氣,民眾由類比轉換數位電視的意願不高,不過,未來美國政府若持續編列預算提高相關補助經費,將可望帶動平面電視的買氣。■ 日本日本市場一直以來為全球液晶電視滲透率最高的市場,2008年成長率約只有15%,預估未來幾年出貨成長率可能只有個位數。在電視尺寸銷售方面,32吋、37吋仍為日本最主流的尺寸,原因仍為日本家庭空間坪數普遍較小,40吋以上的電視的銷售比重比較沒有其他區域市場來的大。另外,根據日本家電產品市調機構BCN的統計,2008年Sharp仍蟬連日本電視第一品牌寶座,市占率約45%,遙遙領先SONY、Panasonic等。■ 中國2008年液晶電視在中國的出貨情況優於預期,且正快速取代CRT電視,2008年液晶電視銷售量約為1500萬台,預估2009年中國市場液晶電視銷售量將上看2,000萬台,年成長率將超過30%,成為全球液晶電視銷售成長性最高的地區。另外,2009年第一季,隨著大陸政府推廣家電下鄉計畫帶動銷售買氣,可望帶來新的一波成長,家電下鄉計畫鎖定26吋以下的電視尺寸,政府補貼的價格在1,000至2,000人民幣左右。不同於其他區域市場的領導品牌皆為國際大廠,2007年中國大陸的液晶電視領導品牌為本土電視廠牌,前三大廠為海信電器、創維、TCL。
電視維修及體積 液晶電視比電漿電視的厚度大約是縮減了40%,重量則是大約縮減了25%目前數位電視市場在三○吋以下是液晶電視的天下,而在四○吋以上則是電漿電視稱霸。不過,隨著面板技術的日新月異,在第五代廠產能陸續開出之後,液晶電視將有能力造出三○吋以上的大尺寸的數位電視。郭振隆強調,在技術上,即便是四○吋以上的大尺寸面板,液晶電視都有足夠的技術可以達到。 電漿電視的訊號,會因為使用年限而產生衰退的現象,使色彩的飽和度逐年流失,而且在修復上所費不貲;不過液晶電視在這方面相對地佔了不少優勢,因為液晶電視若產生訊號衰退的現象,可以藉由更換螢幕燈管的方式延長面板壽命,而更換燈管後的液晶電視,其成色表現與新品差異不大,而且在費用上也便宜許多,據推算,以三十吋的LCD TV為例,共有十六支燈管,全部更換的費用可能不到萬元。※ 液晶電視與電腦用液晶螢幕的差異液晶電視要淘汰的是傳統映像管電視,在顏色飽和度、反應速度、對比、銳利度等高畫質的要求,都比電腦用液晶螢幕來得高。為了要符合消費者對畫質的要求,所以液晶電視在液晶面板的使用必須使用高標準的液晶面板,而與一般用於電腦的面板不同。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不過無論如何電視數位化仍舊勢在必行。此舉將使得超高畫質(Full-HD)規格成為電視維修機銷售的主流。雖然過去一年美國政府已發放數位電視轉換盒折價券並鼓勵民眾購買數位電視,不過至今實際購買轉換盒的比例仍偏低,尤其碰到經濟不景氣,民眾由類比轉換數位電視的意願不高,不過,未來美國政府若持續編列預算提高相關補助經費,將可望帶動平面電視的買氣。■ 日本日本市場一直以來為全球液晶電視滲透率最高的市場,2008年成長率約只有15%,預估未來幾年出貨成長率可能只有個位數。在電視尺寸銷售方面,32吋、37吋仍為日本最主流的尺寸,原因仍為日本家庭空間坪數普遍較小,40吋以上的電視的銷售比重比較沒有其他區域市場來的大。另外,根據日本家電產品市調機構BCN的統計,2008年Sharp仍蟬連日本電視第一品牌寶座,市占率約45%,遙遙領先SONY、Panasonic等。■ 中國2008年液晶電視在中國的出貨情況優於預期,且正快速取代CRT電視,2008年液晶電視銷售量約為1500萬台,預估2009年中國市場液晶電視銷售量將上看2,000萬台,年成長率將超過30%,成為全球液晶電視銷售成長性最高的地區。另外,2009年第一季,隨著大陸政府推廣家電下鄉計畫帶動銷售買氣,可望帶來新的一波成長,家電下鄉計畫鎖定26吋以下的電視尺寸,政府補貼的價格在1,000至2,000人民幣左右。不同於其他區域市場的領導品牌皆為國際大廠,2007年中國大陸的液晶電視領導品牌為本土電視廠牌,前三大廠為海信電器、創維、TCL。
電視維修及體積 液晶電視比電漿電視的厚度大約是縮減了40%,重量則是大約縮減了25%目前數位電視市場在三○吋以下是液晶電視的天下,而在四○吋以上則是電漿電視稱霸。不過,隨著面板技術的日新月異,在第五代廠產能陸續開出之後,液晶電視將有能力造出三○吋以上的大尺寸的數位電視。郭振隆強調,在技術上,即便是四○吋以上的大尺寸面板,液晶電視都有足夠的技術可以達到。 電漿電視的訊號,會因為使用年限而產生衰退的現象,使色彩的飽和度逐年流失,而且在修復上所費不貲;不過液晶電視在這方面相對地佔了不少優勢,因為液晶電視若產生訊號衰退的現象,可以藉由更換螢幕燈管的方式延長面板壽命,而更換燈管後的液晶電視,其成色表現與新品差異不大,而且在費用上也便宜許多,據推算,以三十吋的LCD TV為例,共有十六支燈管,全部更換的費用可能不到萬元。※ 液晶電視與電腦用液晶螢幕的差異液晶電視要淘汰的是傳統映像管電視,在顏色飽和度、反應速度、對比、銳利度等高畫質的要求,都比電腦用液晶螢幕來得高。為了要符合消費者對畫質的要求,所以液晶電視在液晶面板的使用必須使用高標準的液晶面板,而與一般用於電腦的面板不同。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