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挺胸、收下巴、不駝背,從側面看來頭部不向前超出肩膀。●正確睡姿。枕頭除了要軟硬適中,頸部也要睡在枕頭上,並使額頭與下巴齊高,才能完整支撐頸椎。 ●感覺頸部僵硬痠痛、壓力大、長時間戴安全帽或不小心扭到
手臂與腰部 距離不等距或胸廓不對稱等現象,來判斷嚴 重程度及側彎方向。 物理治療的目的 1.矯正側彎的角度,或延緩惡化的速度 2.加強肌肉力量,穩定並建立新姿勢 3.交導正確的姿勢與生活習慣,預防脊柱側 彎惡化 4 改善脊柱側彎的後遺症,如腰痠背痛或疲勞 等症狀 治療計畫 1.熱敷:放鬆軟組織 2.功能性電刺激:強化击側不足之肌力或放 鬆凹側僵硬之肌肉 3.關節炎護膝伸展運動:放鬆凹側僵硬之組織 4.肌力訓練:強化击側肌力不足的肌肉 5.穿戴矯正背架或手術治療之轉介建議 禁忌與注意事項: 一般而言,被診斷為脊柱側彎的青少年中, 約有 10%的患者會持續惡化,而需要進一步 治療。通常脊柱側彎角度在 20 度以下者,僅 需觀察和定期復健追蹤,成長中小孩若側彎 角度在 25-40 度,則需要配合使用特殊背架 治療,一旦穿上背架,必須穿到骨骼成熟為 止,男孩約於 18 歲,女孩約於 16 歲時才可 停止治療,治療期間除了洗澡和大動作的運 動外,都要長時間穿著背架。若脊柱彎曲的 角度在 40 度以上者,必須接受手術來矯正及 固定。由於姿勢性的脊柱側彎是漸進性的, 早期並無任何不舒服的感覺,且由於衣服遮 蔽的關係,父母難以察覺。通常直到父母或 老師發覺小孩肩膀、
想要緩解肩頸痠痛,有些人會選擇毛巾熱敷、泡熱水澡、或是找人按摩,也有不少民眾委託赴日旅行的親友,或是直接找代購,幫忙買紓壓小物,像是磁力項圈、磁力貼、或是紅外線音波震動按摩器等,希望能藉此達到緩解痠痛的效果。以磁力貼和磁力項圈為例,業者主打自然磁力能夠消除疲勞,吸引許多民眾購買,但功效、評價反應卻很兩極。 雖然廠商都會在磁力貼的說明書上提供人體穴位圖片,讓民眾可以自行參考說明書使用,但民眾貼穴位的位置不一定正確。另外就磁場療法的實證醫學來說,醫療頸圈除了在骨折癒合上有確實效果,其他在治療酸痛上未有定論,且目前關於此類商品的作用機轉也不明確,故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簡文仁認為:「嚴格來說,磁力貼和磁力項圈,想像與安慰劑的成分居多。」 使用磁力貼兩小時皮膚竟紅腫、起水泡然而,使用磁力貼而造成皮膚紅腫的案例卻時有所聞,前陣子還有民眾向媒體爆料,自己在購買磁力貼後,遵照說明書指示,在肩頸處貼磁力貼,沒想到包裝盒上雖然寫著可以貼3~5天,但該名消費者貼了兩小時後,卻感覺黏貼部位灼熱、刺痛,想撕下來,卻撕不下來,好不容易撕下後,卻出現皮膚紅腫、起水泡,留下明顯的疤痕,讓她氣得向廠商索賠。 原則上,使用磁力貼這類產品是不會造成灼傷的,會有灼熱、刺痛、起水泡,是因為接觸性皮膚炎,也就是肌膚對磁石及貼布過敏,引起過敏反應。 簡文仁說明,任何物品與皮膚接觸後,都可能給予皮膚不同程度的刺激,不同的物品也有不同的壓力,像是久坐在橫條的椅子上,起身時也會有一條條痕跡。雖然產品標榜透氣不傷皮膚,但每個人體質不同,對磁石及貼布的材質反應也不一樣。建議遇到皮膚過敏反應時,應停止使用,立即摘除。 建議使用非醫療用的貼布時,最好每日更換。使用前也應先檢視皮膚完整性,確認沒有紅腫或傷口傷疤後才能使用,避免細菌繁殖感染,而出現過敏、發炎症狀。 休息就能讓肌肉放鬆不會硬梆梆長時間處於同一個姿勢,連帶讓肩頸周圍的肌肉跟著僵硬疲勞,就像橡皮筋拉緊呈現緊繃的狀態,該如何緩解?簡文仁說,姿勢不對、用力不當、肌力不足、久滯不動、勞勞不休,這「五不」都是造成肌肉痠痛的原因。運動不足就會導致肌耐力不夠,容易造成疲勞,而勞勞不休指的是一個人做的動作過量,沒有休息,導致痠痛。 當肌肉處於緊繃的狀態時,只要休息一下,腹式深呼吸全身放鬆並適當拉筋,不讓身體一直處於一樣的狀態,就能消除疲勞。倘若長時間出現疼痛症狀,改正不良姿勢仍不見成效,建議儘速就醫,以便正確診斷,必要時再接受藥物及復健治療。
只用美麗的項鍊愛護脖子是不夠的,現在就運用中西醫師教你的5式護頸操,適時運動頸部,並放鬆頸椎與頸部肌肉,讓脖子美麗加分。 正確站姿減少頸部負擔大多數的人站立時習慣像烏龜一樣駝著背並把脖子往前伸,雖然感覺很放鬆,實際上是讓頸椎受到更大的拉力。 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周適偉建議,醫療頸圈最不增加頸部負擔的方式就是抬頭收下巴,讓頭部重心落在身體正中心。 愛護脖子的5個提醒●電腦族每小時就要起來活動筋骨。現在就立刻動手設定你的螢幕保護程式,時間一到就強迫自己變換姿勢。使用電腦時,要記得讓螢幕畫面位於眼睛水平以下約12~25度,最低不可超過30度。尤其筆記型電腦螢幕與鍵盤相連,更容易低頭駝背,最好少放在腿上使用,或以書本將電腦墊高。 ●正確站姿。抬頭挺胸、收下巴、不駝背,從側面看來頭部不向前超出肩膀。●正確睡姿。枕頭除了要軟硬適中,頸部也要睡在枕頭上,並使額頭與下巴齊高,才能完整支撐頸椎。 ●感覺頸部僵硬痠痛、壓力大、長時間戴安全帽或不小心扭到脖子時,千萬不要自己甩脖子。
人工頸椎椎間盤置換手術 多久可以恢復正常的日常 活動? 手術後兩週就可以恢復正常的日常活 動,配戴頸圈二至四週,但基於安全考量, 術後三個月內最好避免騎摩托車或腳踏車、 游泳、騎馬以及其他劇烈活動。 結論 現今社會的進步帶動了大家生活方式的 改變,衍生出很多的文明病。但隨著醫療技 術、儀器設備的進步,充氣頸圈讓脊椎手術變得安全 許多。醫師術前對病人及家屬做完整說明, 手術時善用適當的醫療儀器及進步的醫材, 才能夠解決病人的疾病,並提升術後的生活 品質。 頸椎人工椎間盤於手術的應用,不僅可 以治療原節段的問題,可保留關節活動,減 少鄰近節段的負擔,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 是病人接受頸椎手術時不錯的選擇。 置入兩組人工椎間盤 置入一組人工椎間盤 ▕ 人工椎間盤於頸椎手術的運用 ▏ 留心身體警訊‧為健康加分 Nov.2018 9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辦理退除役官兵身心障礙重建及醫療 輔助器具費用補助作業要點 一、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以下稱本會)為辦理退除役官兵身心障礙重建及 非具積極治療性裝具費用之補助事項,特訂定本要點。 二、 本要點所定醫療輔助器具(以下稱醫療輔具),指協助身心障礙者、生理機能障 礙者,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之非具積極治療性器具。 三、 本要點所定身心障礙重建及醫療輔具項目、辦理方式、申請資格、申請間隔年 限、應備文件(資料)及受理機構,詳如附表。
藥物性的治療方法:首先是給予鎮痛劑(如:acetaminophen)或非類固醇類的鎮痛解熱劑(如:ibuprofen or naproxen sodium)。另外也可根據病情的需要,間歇性地給病人注射類固醇。 非藥物性的治療:則包括病人的教育、關節的復健運動(用以增加該關節的活動性和強度)、降低該關節的承重重量、以及給予適當的冷敷和熱敷。 而如果關節破壞到相當嚴重的程度,關節炎支架為了減低關節疼痛和重建關節的活動性,骨科手術則是必要的治療方式。一、為什麼會得到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病理與好發部位介紹!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規律的運動可以降低20%的癌症罹患率,但常常力不從心,覺得靈活力不足嗎?當下肢活動開始出現關節痠痛,或是僵硬、喀喀聲響等症狀時就要特別注意囉!除了關節退化之外,還有可能是關節疾病作祟!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其中一項導致關節痠痛的原因:退化性關節炎。 (想知道另外2種可能的關節疾病是什麼,可參考這篇文章:膝蓋痠痛原因有哪些?醫師教您分辨膝蓋痠痛的 3 種可能病因)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