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翻譯作品不只是要能表達出精確的意思,若能同時兼顧貼近環境及人心的思路
詞性的部分在翻譯時,也是可以,或必須稍做調整使其更通順自然的技巧之一。好比說原英文是形容詞的部分翻譯成中文時,可能必須被變成動詞,來說明較為合適貼切,反之中翻英亦然。由於語言是活的,也是會隨著時代潮流在做變化或演進的,以往不是動詞的詞彙或許經由時代變遷也會被以動詞形式來做應用,更遑論是翻譯上的技巧中,當然也是可以適時的變化詞性來達到效果。一份好的翻譯作品不只是要能表達出精確的意思,若能同時兼顧貼近環境及人心的思路,無論何種語言的翻譯都能深植人心且流傳久遠。
以中翻英來說大致上有幾個不可或缺的技巧,但是首先中翻英譯者必須對於兩方世界的文化、風俗、習慣、生活及語言模式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好比說在中文裡的時態表示方式並不需要在動詞上做變化,英文則必須注意;詞語的順序也是要有其慣用的位置,在中文來說慣於放在句子之前的語詞,到了英文文句中時則必須、或慣用於句子後方。因此較常須注意到的中翻英過程中,除了要了解其文化背景及原文要表達的東西之外,潤飾文句時,就時常需要增加或減少一些字詞來使其順暢。當增減文句都仍不通順時甚至需要做改變,來使文句達到明顯的傳達。
由於妻子瑪麗患有神經性疾病,所以只好和孩子返回英國修養。6年裡,他隻身在中國,因為不能陪伴照顧妻子而常常哭泣。然而因為工作的重要性,他不得不這麼做。1820年,妻子恢復健康,全家回到中國。他們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日子,屋子就在澳門海邊,每天傍晚都全家一起散步。然而好景不長,在瑪麗懷孕生產時,嚴重盜汗嘔吐,雖然醫生和他努力搶救,卻還是只能眼睜睜看著瑪麗和寶寶離去。這是第二次的寶寶死亡,11年前的頭生男嬰生下當天就夭折了。這一次,他甚至找不到墳地來埋葬家人,因為中國人和天主教都拒絕了他。52歲時,他被英王任命為政府翻譯官。為了當中國法官,他努力學習大清律例。他一生的年薪從500英鎊起到1500英鎊,除了極小部分為家用外,剩餘的都用來作為中國宣教、印書和書院只用。1834年,在兒子的膀臂中,他因病逝世。大兒子說道:“黑夜已過,夜間我父親所受的折磨都已過去。我不能再說什麼了!這必朽的身體,將成為不朽。
現今我們讀的英文翻譯書,或者英文教材,更甚者翻譯社,其來由都源起於英漢字典,有了英漢字典,翻譯社才有翻譯的依據,研究論文經過論文翻譯,翻譯才能讓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密切,第一本英漢字典是由馬禮遜,19世紀歐洲第一名漢學家,入華25年第一位基督教宣教士所編寫的,1805年,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一位議員走進,看見一個青年用功地看書,而那議員看不懂一個字,便問那青年是哪國文字。青年答,中文,非常難懂。議員問青年學來做什麼。青年回答說現在很難說,可是有一股力量促使他去鑽研。議員聽後覺得他是浪費時間,所以就離開了。那時22歲的他,主動向倫敦傳教會申請做傳教士,學習中文、拉丁文、希伯來文、希臘文、神學、哲學、數學、植物學、醫學、天文學。1807年,這位青年走上了一條獨自行走的旅程到那古老書籍中的中國去。那時,海上的航行還是充滿危險,但是青年還是成功抵達了中國廣州。初抵廣州,生活拮据,他早上吃一點麵包喝一些茶,晚上吃一小塊牛肉加米飯,嚴重營養不良。在那裡因為沒有朋友,讓他非常抑鬱。他學用筷子吃飯、用中國人坐姿寫字,讓他雙肩疼痛。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以中翻英來說大致上有幾個不可或缺的技巧,但是首先中翻英譯者必須對於兩方世界的文化、風俗、習慣、生活及語言模式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好比說在中文裡的時態表示方式並不需要在動詞上做變化,英文則必須注意;詞語的順序也是要有其慣用的位置,在中文來說慣於放在句子之前的語詞,到了英文文句中時則必須、或慣用於句子後方。因此較常須注意到的中翻英過程中,除了要了解其文化背景及原文要表達的東西之外,潤飾文句時,就時常需要增加或減少一些字詞來使其順暢。當增減文句都仍不通順時甚至需要做改變,來使文句達到明顯的傳達。
由於妻子瑪麗患有神經性疾病,所以只好和孩子返回英國修養。6年裡,他隻身在中國,因為不能陪伴照顧妻子而常常哭泣。然而因為工作的重要性,他不得不這麼做。1820年,妻子恢復健康,全家回到中國。他們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日子,屋子就在澳門海邊,每天傍晚都全家一起散步。然而好景不長,在瑪麗懷孕生產時,嚴重盜汗嘔吐,雖然醫生和他努力搶救,卻還是只能眼睜睜看著瑪麗和寶寶離去。這是第二次的寶寶死亡,11年前的頭生男嬰生下當天就夭折了。這一次,他甚至找不到墳地來埋葬家人,因為中國人和天主教都拒絕了他。52歲時,他被英王任命為政府翻譯官。為了當中國法官,他努力學習大清律例。他一生的年薪從500英鎊起到1500英鎊,除了極小部分為家用外,剩餘的都用來作為中國宣教、印書和書院只用。1834年,在兒子的膀臂中,他因病逝世。大兒子說道:“黑夜已過,夜間我父親所受的折磨都已過去。我不能再說什麼了!這必朽的身體,將成為不朽。
現今我們讀的英文翻譯書,或者英文教材,更甚者翻譯社,其來由都源起於英漢字典,有了英漢字典,翻譯社才有翻譯的依據,研究論文經過論文翻譯,翻譯才能讓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密切,第一本英漢字典是由馬禮遜,19世紀歐洲第一名漢學家,入華25年第一位基督教宣教士所編寫的,1805年,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一位議員走進,看見一個青年用功地看書,而那議員看不懂一個字,便問那青年是哪國文字。青年答,中文,非常難懂。議員問青年學來做什麼。青年回答說現在很難說,可是有一股力量促使他去鑽研。議員聽後覺得他是浪費時間,所以就離開了。那時22歲的他,主動向倫敦傳教會申請做傳教士,學習中文、拉丁文、希伯來文、希臘文、神學、哲學、數學、植物學、醫學、天文學。1807年,這位青年走上了一條獨自行走的旅程到那古老書籍中的中國去。那時,海上的航行還是充滿危險,但是青年還是成功抵達了中國廣州。初抵廣州,生活拮据,他早上吃一點麵包喝一些茶,晚上吃一小塊牛肉加米飯,嚴重營養不良。在那裡因為沒有朋友,讓他非常抑鬱。他學用筷子吃飯、用中國人坐姿寫字,讓他雙肩疼痛。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