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電腦顯示器之兩大應用技術;直到 2001 年末 LCD Monitor 正式替代 CRTMonitor 成為電腦顯示器之技術主流,目前朝向 LCD TV 及新應用領域發展。1990 年代末期之 PDP 約相當於 TFT-LCD 在 1990 年代以前之萌芽期

 第二章 液晶電視維修(LCD TV)產業發展沿革第一節 液晶電視 (LCD TV)業沿革從圖 2 可看出整體平面顯示技術之發展歷程,TFT-LCD 萌芽於 1980 年代,1990 年代中期開始大量應用於筆記型電腦,90 年代末期則與 CRT 技術共存共榮,成為電腦顯示器之兩大應用技術;直到 2001 年末 LCD Monitor 正式替代 CRTMonitor 成為電腦顯示器之技術主流,目前朝向 LCD TV 及新應用領域發展。1990 年代末期之 PDP 約相當於 TFT-LCD 在 1990 年代以前之萌芽期;由於1995 年日本富士通成功將 42 吋 PDP 商品化使得 PDP 得以開始進入建廠量產之階段;2000 年起,PDP 拜日本於 1997~2000 年間建立產能,而開始進入成長期,並與各種投影電視(如過去之 CRT 及 LCD 投影電視及近來之 DLP 投影電視)共存共榮。OLED 與 FED 目前則類似 1990 年以前之 LCD 萌芽期,仍有重要之技術突破,目前仍僅止於利基市場之應用。綜上所述,TFT-LCD 不僅已完成技術萌芽及與 CRT 共存共榮階段,且已正式進入完全替代 CRT Monitor 成為主流技術並且朝向大型 LCD TV 以及新應用領域發展;而 PDP 則是經過技術萌芽階段,目前在產能開始建立並與投影電視共存共榮之過程;OLED 與 FED 則仍處於萌芽階段。因此就平面顯示發展歷程而言,TFT-LCD 與 PDP 將是兩大主要應用技術主流。



綜合上述,台灣液晶電視產業優劣勢以及機會和威脅之 SWOT 分析整理,如表 12 所示。表 12 台灣液晶電視產業 SWOT 分析優勢 Strength 劣勢 Weakness台灣企業的應變能力強工程技術人員素質高具成熟的高科技產業基礎勞動報酬競爭力較日為佳與中國合作及行銷中國市場之優勢產業結構不完整廠商研發投資經費相較日、韓低無法掌握重要關鍵技術品牌知名度相對劣勢全球行銷居於劣勢先進廠商的專利障礙機會 Opportunity 威脅 Threat產業正值成長期全球市場需求量大數位電視節目時代的來臨面板價格持續下跌日、韓、中廠商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潛在進入者增加第九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前景分析第一節 我國目前面臨的產業問題台灣面板業市佔率快速衰退,主要可歸咎於二項原因-匯率與品牌。在金融危機衝擊之下,外債極高的韓國面臨極大的壓力,外資大舉匯出,韓元一年多來大幅貶值,台幣兌換韓元的匯率,從 2007 年 5 月高點以來,至今年 11 月韓元已經貶值 51%。台灣與韓國許多產品處於競爭狀態,對台灣出口產業產生劇烈的影響,最明顯的例子為 DRAM 和 TFT-LCD 兩大產業,雙雙因匯率因素造成國際競爭力下滑,虧損十分慘重。我國面板產業另一個問題,係缺乏品牌奧援。韓國二大面板廠三星與 LGD(前身為 LPL;樂金飛利浦),除自身本為世界液晶電視維修前五大品牌外,又與SONY 與飛利浦等知名電視品牌有合資或共同設廠的合作關係,以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場為例,前五大品牌除夏普外均採用韓國面板為主,市佔率高達 45%,即使再扣除已經淡出品牌的飛利浦,也還有近四成的佔有率,產品有穩定的需求。反觀,台灣廠商雖然也發展出少數幾個電視品牌如 Benq、CHIMEI、AOC、Hannspree、VIZIO、Olevia 與 Polaroid 等品牌),然這些都僅能算是區域性或是二線品牌,面板需求量相對有限且不穩定,景氣一變動,訂單就會立即跟著下滑。



需求的波動深受景氣循環與價格的影響,供給面則是受到廠商生產線良率的提升與否變動。當良率提升產量增加但需求卻不如預期時,價格就會產生波動,市場便會處於一個不穩定的均衡解,不斷的在供過於求與供不應求的循環中。23近來,在大尺寸應用中,由於 PDP 技術的影響,近期 LCD TV 更是以低價策略搶攻市場佔有率,價格明顯受到市場需求的牽制。(四) 生產設備與製程有主流世代交替汰換的壓力TFT-LCD 產品生命週期短,造成廠商創造出的獨有技術無法持久,必須不斷投入大量的研發費用,發展更新穎的技術,形成其他廠商的技術障礙;此外,由於生產線、製程技術更替速度快的要求下,生產設備也必須不斷更替,因此,產生大量的研發與固定成本,使廠商必須依靠規模經濟的學習曲線降低單位生產成本。(五) 國際化分工現象普遍全球資訊電腦市場競爭激烈,除價格競爭外,各資訊用產品大廠為降低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要求顯示器供應商就近供應。因此顯示器廠商多將勞力密集的低階產品移至海外生產,銷售、採購;而財務、研發及高階產品的製造由總公司掌握,盡力達到最適化的佈局以提高競爭力,而普遍出現國際化分工的現象。如日本廠商將生產製造移至台灣。(六) 產業結構的完整性有利於競爭優勢的創造由於 TFT-LCD 的原物料及生產成本高、生產技術及過程繁瑣,因此完整的產業供應鏈可大幅提升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並能集中市場高度。(七) 國內同業人才流動普遍由於 TFT-LCD 產業的生產技術及過程繁瑣,且培養研發人員需要長時間與費用,造成人才供不應求,因此同業之間的人才流動相當普遍,甚至會出現半導體產業之間爭才的現象。第二節 產業關鍵成功因素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全球 LCD TV 市場已於 2006 年進入高度成長期,為了因應消費者對於數位內容顯示品質的需求,LCD TV 面板畫質技術(亮度、對比、電視維修、視角與反應速度)的提升,將有助於 LCD TV 商機的發展。而若要在LCD-TV 市場獲致成功,必須具備以下幾點:24(一) 低價成本結構投資費用減少程度、製程技術與良率、運籌能力、規模經濟。



第三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組織分析第一節 產業集中度、產業主要的Players液晶面板最早是由夏普(Sharp)自 1967 年開始製造液晶顯示器產品,其專利的佈局既深且廣,長達三、四十年,因此,TFT-LCD 産業最早産業化的地區爲日本。但自 2000 年以來,隨著韓國和台灣廠商的産業化優勢積極進入 TFT-LCD面板産業,下游 NB 産業和電腦顯示器主要集中在這兩個地區,日本廠商則退出産業領域甚至未投資第五代生產線。直到 LCD TV 市場開始啓動後,日本的夏普才重新投資於該産業。雖然韓國和台灣廠商之技術落後於日本廠商,但是其擴充産能卻十分積極,以全球 TFT-LCD 産業的投資與産能均主要來自這兩個地區。韓國三星在面板的技術上亦處於領先地位,在產品的品質、量產技術等方面,早已被業界廠商公認是市場的龍頭。由於過去受到日本廠商夏普(Sharp)對於液晶技術的布局專利既深且廣,因此,台灣是從 1997、1998 年才開始發展液晶產業,屬於後起之秀。過去 TFT-LCD 産業中,製造大尺寸 TFT-LCD 産品的廠商只有日本的夏普,夏普廠商爲全球第一個興建第六代生產線的 LCD 廠商,也是第一個規劃八代線的廠商,但是夏普的策略爲保持技術的領先優勢,對於大規模提高産能的意願並不強烈,公司投建的生產線産能並不突出。韓國則以三星和 LG 雙雄並列,兩家是全球 TFT-LCD 産業的領導廠商。在 TFT-LCD 的面板製造上則以台灣的面板的製造廠商最多,早期有所謂「五虎」之稱(因廠商之間的併購已有所改變)。目前全球前十大電視品牌廠商只有少數以外包的方式,其餘廠商仍以內製為主;不過由於液晶電視維修已成為商品化產品,為了提昇市佔率與最佳化供應鏈成本效率,部分品牌廠商擬增加在某些特定產品或地區的外包比重,如圖 4 為全球前十大液晶電視品牌廠商外包比例。圖 4 08 年 Q3~09 年 Q1 全球前十大液晶電視品牌廠商外包比例資料來源:DisplaySearch Quarterly LCD TV Value Chain Report,2009/07在全球 LCD TV 產業鏈中,台灣並無具備國際知名度品牌大廠,僅在中上游領域中具備全球競爭力,目前全球 LCD TV 面板供應商集中於前五家(Samsung、LPL、AUO、CMO、Sharp),約佔全球 LCD TV 出貨量的 95%。其中台灣的友達、奇美電則為新力(Sony)的 BRAVIA 品牌液晶電視主要面板供應廠之一。



一般家庭的電視使用期限約 5~7 年,所以電視並不是需要持續昇級的產品,此外,電視需要光電與影像處理技術的能力,影像處理技術的能力更顯重要。因此,液晶電視修理的機構設計與可靠度要比資訊產品嚴謹許多,影像處理技術也需要較深的技術投入。所以液晶電視已步入差異競爭時代,不論是畫質技術、廣告訴求,或服務標準,都可做為各品牌提出差異的切入點介入階段成長階段成長階段衰退階段總共市場銷售量時間導入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衰退階段多市場LCD TVPDP TV逐漸取代CRT TV增加市佔率LCD TV業者改變策略以求達到經濟規模目的剔除無利潤產品LCD TV進入差異化時代研發OLED TV新技術1988年LCD TV 問世圖 8 LCD TV 目前市場發展狀況與生命週期第五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技術特性分析第一節 產業技術發展沿革與技術說明LCD TV 的主要特點,是使用液晶傳輸影像,液晶本身具有極化性(Polarizalility)和反射光線的作用,透過電壓的刺激改變液晶極化的角度,由不同大小電壓刺激可讓不同程度的光量通過,此原理可以讓液晶對光線的反射或透射產生強度的變化,如果控制液晶單位的電流強度,可以改變液晶的透明強度,再加上彩色濾光片就可構成繽紛色彩的螢幕影像。換言之,LCD TV 的原理就像是幻燈機,液晶板就像是幻燈片,靠著背後的光源(背光模組)穿透液晶板,才能夠讓液晶顯示板發光,再配上彩色濾光片分成 RGB 三原色光,才能顯現全彩畫面。LCD 技術雖起源於歐美,但將之發展形成產業的卻是日本。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刺激或關節內注射類固醇,合併復健專科醫師或治 療師指導肩關節的活動包括:往前上舉、往後上舉、側面上舉、內旋、外轉等,將粘黏緊縮的關節拉鬆 伸展開後,逐漸恢復功能。 四、肘關節疼痛 (一) 成因

也會連帶引發頸部附近像是肩膀、上臂與肩胛骨等的痠痛。台北榮總復健科主任高崇蘭說,像是斜躺看電視、長時間低頭、久坐前傾或壓力過大時都可能引起。 因為頸部向上承接頭部,並向下連接肩膀

運動員在參加運動時,可能會因為運動過度或錯誤的動作而受傷,醫療支架可以提供額外的支撐和保護,幫助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和康復。 關節炎: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醫療支架可以穿戴在關節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