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液晶分子乃至整個螢幕造成損傷,導致整個電視壽命的縮短,因此儘量避免與水分和化學藥品的接觸
保持使用環境的乾燥、遠離一些化學藥品不要把液晶電視修理放在潮濕的地方,如果濕氣已經進入了液晶電視,就必須將其放到比較溫暖的地方,以便讓其中的水分揮發掉。現在的液晶螢幕,都在螢幕上塗有特殊的塗層,使螢幕具有更好的顯示效果,平常大家使用的髮膠、酒精、夏天頻繁使用的滅蚊劑等噴洒到螢幕上,會溶解這層特殊的塗層,對液晶分子乃至整個螢幕造成損傷,導致整個電視壽命的縮短,因此儘量避免與水分和化學藥品的接觸。4)安全提示:勿擅自拆開機身液晶電視是最近家電中的新寵,不僅外表討喜,壽命也比普通電視要長得多。不過液晶電視只有受到很好的「保養」,才能夠長期無故障地使用。千萬不要把LCD電視拆開。因為即使在關閉了很長時間以後,背景照明組件中的CFL換流器依舊可能帶有大約1000V的高壓,這種高壓能夠導致嚴重的人身傷害。所以永遠也不要企圖拆卸或者更改LCD顯示屏,以免遭遇高壓。
液晶最早是由奧地利的植物學家發現於 1888 年,直到 1971 年,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的顯示)型 LCD 推出後,LCD 産業才進入真正的發展期。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和有源矩陣概念的提出,TFT-LCD 技術開始逐步成型,並且於 90 年代初期在日本開始産業化。現今主流的液晶顯示技術,可顯示高階彩色影像的主動矩陣型(Active Matrix)液晶,以 TFT(Thin Film Transistor)等主動元件來驅動各個像素液晶的方式,其中較常見的主動元件是非晶 Si-TFT (Amorphous Si-TFT),TFT 是以靜態驅動液晶故可應用於大面積、高解析度畫面,並且維持高顯示品質。圖 9 為 TFT-LCD 技術發展沿革,從 1990 年開始,日本的 Toshiba 首度將TFT-LCD 應用在 10.4 吋的筆記型電腦(NB)面板上,開始帶起了全球顯示器產業的革命。在 TFT-LCD 產業有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幾乎只要每前進一個世代,都會發生產能過剩,造成價格下滑,因而擴大產品應用領域,然後供不應求的情形開始發生,促使 TFT-LCD 前進一個世代,「液晶循環」就因此而生了。在 1995 年以前,TFT-LCD 還只是單純的應用在筆記型電腦(NB)面板上,主要還是以日本為發展重心。但是自 1996 年開始,TFT-LCD 進入了第三代生產線,也開啟了液晶顯示器的應用,在發展初期由於材料及零組件價格昂貴,生產良率不高且又必須面臨與 CRT 顯示器的競爭,發展過程非常艱辛。隨著韓國和台灣開始加入 TFT-LCD 的生產,競爭可說更加激烈,但是韓國和台灣液晶電視修理面板廠商挾著量產技術的優勢及較低廉的人工成本,雖然在關鍵材料及零組件的取得成本稍高於日本,但是還是非常有競爭力,並且淘汰了一些日本廠商。2000 年開始進入第四代 TFT-LCD 生產線後,韓國取代了日本在次世代玻璃基板規格的製定上取得主導權,成為大尺寸 TFT-LCD 面板的霸主,台灣也成為成功的追隨者,與韓國在大尺寸液晶面板取得領先的地位,日本廠商則受限於生產規模及生產世代的影響,逐漸退出信息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生產,轉而開發中小尺寸及液晶電視的應用市場,市場走向分工的態勢逐漸明朗化。
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在液晶電視尺寸方面,如圖5-2-2所示,全球2008年32吋以下的液晶電視仍超過60%;40吋級以上電視卻未能如期突破3成;40/42吋級液晶電視亦未能達到20%以上,使2008年整體液晶電視平均尺寸僅約33吋。而隨著40吋以上的面板價格持續下滑,將有機會刺激終端消費,並加速液晶面板在40吋級以上平面電視的市占率,2009年預估40吋以上的液晶電視占有率會慢慢提升。5-2-2 液晶電視之產品技術發展趨勢2008年在大國際展覽會場上,不難察覺出幾項液晶電視未來發展的趨勢,除了延續2007年薄型化,120Hz以上快速液晶反應之外,由於環保議題提倡下節能省電、節材成為未來液晶電視訴求之一。 LED背光液晶電視利用LED做背光源不論是在省電、色彩表現及外觀照型上,皆比起傳統CCFL燈管擁有較多優勢,許多面板大廠也在LED TV上積極開發。SHARP發表了65吋及52吋Full HD超薄型液晶電視維修,主要利用了RGB三色LED作為背光源,實現了最薄部分為22.8mm的機身厚度和省電的功能,65吋耗電量為294W;52吋為220W,與該公司2007年的機型相比,降低了20%以上的耗電量。此外,此系列產品擁有100萬比1之對比度、色彩表現範圍按NTSC規格比為150%,並已於2008年底上市。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液晶最早是由奧地利的植物學家發現於 1888 年,直到 1971 年,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的顯示)型 LCD 推出後,LCD 産業才進入真正的發展期。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和有源矩陣概念的提出,TFT-LCD 技術開始逐步成型,並且於 90 年代初期在日本開始産業化。現今主流的液晶顯示技術,可顯示高階彩色影像的主動矩陣型(Active Matrix)液晶,以 TFT(Thin Film Transistor)等主動元件來驅動各個像素液晶的方式,其中較常見的主動元件是非晶 Si-TFT (Amorphous Si-TFT),TFT 是以靜態驅動液晶故可應用於大面積、高解析度畫面,並且維持高顯示品質。圖 9 為 TFT-LCD 技術發展沿革,從 1990 年開始,日本的 Toshiba 首度將TFT-LCD 應用在 10.4 吋的筆記型電腦(NB)面板上,開始帶起了全球顯示器產業的革命。在 TFT-LCD 產業有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幾乎只要每前進一個世代,都會發生產能過剩,造成價格下滑,因而擴大產品應用領域,然後供不應求的情形開始發生,促使 TFT-LCD 前進一個世代,「液晶循環」就因此而生了。在 1995 年以前,TFT-LCD 還只是單純的應用在筆記型電腦(NB)面板上,主要還是以日本為發展重心。但是自 1996 年開始,TFT-LCD 進入了第三代生產線,也開啟了液晶顯示器的應用,在發展初期由於材料及零組件價格昂貴,生產良率不高且又必須面臨與 CRT 顯示器的競爭,發展過程非常艱辛。隨著韓國和台灣開始加入 TFT-LCD 的生產,競爭可說更加激烈,但是韓國和台灣液晶電視修理面板廠商挾著量產技術的優勢及較低廉的人工成本,雖然在關鍵材料及零組件的取得成本稍高於日本,但是還是非常有競爭力,並且淘汰了一些日本廠商。2000 年開始進入第四代 TFT-LCD 生產線後,韓國取代了日本在次世代玻璃基板規格的製定上取得主導權,成為大尺寸 TFT-LCD 面板的霸主,台灣也成為成功的追隨者,與韓國在大尺寸液晶面板取得領先的地位,日本廠商則受限於生產規模及生產世代的影響,逐漸退出信息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生產,轉而開發中小尺寸及液晶電視的應用市場,市場走向分工的態勢逐漸明朗化。
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在液晶電視尺寸方面,如圖5-2-2所示,全球2008年32吋以下的液晶電視仍超過60%;40吋級以上電視卻未能如期突破3成;40/42吋級液晶電視亦未能達到20%以上,使2008年整體液晶電視平均尺寸僅約33吋。而隨著40吋以上的面板價格持續下滑,將有機會刺激終端消費,並加速液晶面板在40吋級以上平面電視的市占率,2009年預估40吋以上的液晶電視占有率會慢慢提升。5-2-2 液晶電視之產品技術發展趨勢2008年在大國際展覽會場上,不難察覺出幾項液晶電視未來發展的趨勢,除了延續2007年薄型化,120Hz以上快速液晶反應之外,由於環保議題提倡下節能省電、節材成為未來液晶電視訴求之一。 LED背光液晶電視利用LED做背光源不論是在省電、色彩表現及外觀照型上,皆比起傳統CCFL燈管擁有較多優勢,許多面板大廠也在LED TV上積極開發。SHARP發表了65吋及52吋Full HD超薄型液晶電視維修,主要利用了RGB三色LED作為背光源,實現了最薄部分為22.8mm的機身厚度和省電的功能,65吋耗電量為294W;52吋為220W,與該公司2007年的機型相比,降低了20%以上的耗電量。此外,此系列產品擁有100萬比1之對比度、色彩表現範圍按NTSC規格比為150%,並已於2008年底上市。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