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的量產製程技術不適合歐美國家發展,並且也不是東南亞國家的技術所能達成的
具成熟的高科技產業基礎所有國家的高科技產業發展都不是一蹴可及的,除了人民的素質以外,產業的基礎都是由較簡單的勞力密集產品發展,然後隨著技術與量產經驗的累積而逐步發展至高科技的產品。台灣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即為如此,從早期簡單的電子零件裝配廠開始發展至成為全球的半導體量產重鎮,然後再隨著全球產業發展的脈動進入目前光電相關產業。這些產業一路發展,使台灣累積了十多年的高科技量產經驗與基礎。而液晶面板產品必須要有半導體與薄膜、真空製程等技術以及驅動電路設計的能力,如此的量產製程技術不適合歐美國家發展,並且也不是東南亞國家的技術所能達成的。相較於日本與韓國研發
10 年以上才達到今日的產品水準與量產技術能力而言,國內廠商的能力仍是不可忽視的,此點對台灣液晶面板與電視維修產業而言在產品競爭能力上是非常有利的。加上近來台南液晶電視專區40的成立,對於液晶電視價值鏈中成員與周邊廠商具有凝聚效果,對未來台灣該產業發展具有正面影響。(4)
勞動報酬競爭力較日為佳就薪資與土地成本結構,台灣企業所承擔的成本遠低於日本,而與韓國相差不多,而也使日本等企業願意來台尋找合作策略夥伴或是代工廠商的原因之一。(5)
與中國合作及行銷中國市場之優勢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台灣的企業也已赴中國設廠多年,而且大陸的內需市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市場。目前中國的高科技產業例如半導體與光電產業都還處於在開始的階段,因此在人才的經驗與數量上都還無法獨立發展液晶面板與電視產業。因此國內液晶面板與電視廠商正可利用此一時機,引導並配合中國企業做策略合作夥伴以發展液晶面板與電視所需的上游材料與設備,以及利用當地的廉價的勞工,如此不但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並且將可減少未來競爭對手的產生。
若以每一訊框所需的數據為基準作比較,高解析電視格式所需的數據比寬螢幕的 XGA Plus 格式多 2.5 倍以上。由於越來越多液晶顯示器採用 XGA 及 SXGA 的格式,因此廠商必須進一步降低產品的功耗及減少電磁干擾,輸入電視機的訊號必須具備高度的完整性,這個要求與 NB 及一般的顯示器無異。但大螢幕 LCD TV 對訊號有更多的要求,這是 NB 及普通顯示器的訊號傳輸技術所無法滿足的。LCD TV 在顏色飽和度、反應速度、對比、銳利度等高畫質的要求,都比電腦用的液晶螢幕來得高。為了符合消費者對畫質的要求,所以 LCD TV 在其面板的使用必須採用高標準的液晶面板。面板的不同主要在亮度、視角、反應速度與對比度上。在高畫質影像的取得上以及在迴路設計上,LCD TV 運用傳統利用於映像管電視上的 Y/C 分離迴路,以增加影像景深的銳利度。由於液晶電視是在 CRT 電視和液晶顯示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它的內部電路是 CRT 彩電和液晶顯示器的內部電路的綜合體。液晶電視與其他種類電視最大不同,就是使用液晶傳輸影像,液晶這種物質具有極化性和反射光線的作用,透過電壓的刺激會改變液晶極化的角度,不同大小電壓刺激可讓不同程度的光量通過,利用此原理可以讓液晶對光線的反射或透射產生強度的變化,如果控制液晶單位的電流強度,可以改變液晶的透明強度,再加上彩色濾光片就可構成繽紛色彩的螢幕影像。簡單的說,液晶電視的原理就像是幻燈機,液晶板就像是幻燈片,必須倚靠背後的背光模組發出光源穿透液晶板,才能夠讓液晶顯示面板發光,配上前面的彩色濾光片分成 RGB 三原色光,以達到顯現全彩畫面,利用液晶顯示器作成的LCD TV 具有的優點有:低輻射線、影像不閃爍、輕巧省空間、省電以及數位多功能等;但也有其缺點,如:反應速度慢、動畫有遲鈍、可視角受限、側看畫面變暗、畫質對比不高、暗畫面層次不明顯、電視修理、需背光源等。第二節 液晶電視 (LCD TV)市場的主要區隔隨著電腦的普及與不斷的升級,液晶顯示器的使用比率逐年增加。
第三節 水平分工或垂直整合狀況全球電視產業的轉型,並結合新世代消費電子與IT產業所造就的龐大商機,吸引著日本、韓國與台灣等亞太面板三強積極投入LCD TV市場佈局。從平面顯示電視市場的兩種產業模式,自行製造關鍵元件的產業鏈垂直整合,以及關鍵元件高度專業化分工製造的水平整合模式。電視製造廠商在面對全球化競爭時,水平整合的模式可能會使他們無法在關鍵元件上取得更為合理的價格,因此,垂直整合將會是電視維修製造廠商較為可行的策略。此外,由於大型TFT面板的高度需求,垂直整合的新方向與重量級電視品牌製造商結盟韓國 TFT-LCD 廠商重視集團內上中下游垂直整合之型態;台灣廠商則偏向19於上中下游網絡專業分工。台灣 TFT-LCD 廠商上下游垂直整合程度相對於韓國而言並不高,除了奇美電子之外,台灣其他廠商並不自行生產上游材料。在技術研發方面,台灣也不如韓國積極。而在面板製程、模組構裝、銷售與品牌方面,台韓兩國皆傾向垂直整合。不論是集團內或區域內垂直整合,皆顯示出 TFT-LCD產業為較適合垂直整合之產業。另外,以日本市場為例,PC 產業的營收已嚴重落後於電視、DVD 與數位相機等前三大消費性電子產品。在未來如果沒有一個具主導性的平台標準,而且二線廠商可能無法負擔自行開發的成本,而這樣的任務就落到某些擁有充分財力與地位的製造業者,所以回歸一定程度的垂直整合經營模式可能是有意義的。台灣 TFT-LCD 產業發展至今,在關鍵零組件上包括 CF、驅動 IC、偏光片、背光模組等都已有相當基礎,與面板廠之間的上下游搭配合作情形也很好,不過仍有一些尚待努力的地方。如玻璃基板以及增亮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Film;DBEF),目前台灣廠商尚無能力自己生產,雖說康寧(Corning)、電器硝子(NEG)已來台設廠,但仍希望看到台灣能發展自己的技術。TFT-LCD 產業的發展對台灣的繁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 TFT-LCD 產業要更有競爭力,適度的垂直整合勢在必行。第四節 價值鏈分析從全球 TFT-LCD 產業規模來比較台、日、韓之面板家數及規模,顯然台灣面板家數過多,先進世代 7 代以上投資落後不足,反之落後世代廠 5 代及以下則投資過度,台灣面板廠之營運聚焦於擴大規模,其理由認為「規模等於競爭力」,但日、韓競爭者卻聚焦在下游組裝及通路之整合,日本面板大廠 Sharp、Sony 自己以先進 6 代、7 代、8 代生產面板,自己組裝(也委託代工)並有享譽全球之品牌,韓國之 Samsung 及 LG 亦複製日本 LCD 之品牌、製造及通路策略。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若以每一訊框所需的數據為基準作比較,高解析電視格式所需的數據比寬螢幕的 XGA Plus 格式多 2.5 倍以上。由於越來越多液晶顯示器採用 XGA 及 SXGA 的格式,因此廠商必須進一步降低產品的功耗及減少電磁干擾,輸入電視機的訊號必須具備高度的完整性,這個要求與 NB 及一般的顯示器無異。但大螢幕 LCD TV 對訊號有更多的要求,這是 NB 及普通顯示器的訊號傳輸技術所無法滿足的。LCD TV 在顏色飽和度、反應速度、對比、銳利度等高畫質的要求,都比電腦用的液晶螢幕來得高。為了符合消費者對畫質的要求,所以 LCD TV 在其面板的使用必須採用高標準的液晶面板。面板的不同主要在亮度、視角、反應速度與對比度上。在高畫質影像的取得上以及在迴路設計上,LCD TV 運用傳統利用於映像管電視上的 Y/C 分離迴路,以增加影像景深的銳利度。由於液晶電視是在 CRT 電視和液晶顯示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它的內部電路是 CRT 彩電和液晶顯示器的內部電路的綜合體。液晶電視與其他種類電視最大不同,就是使用液晶傳輸影像,液晶這種物質具有極化性和反射光線的作用,透過電壓的刺激會改變液晶極化的角度,不同大小電壓刺激可讓不同程度的光量通過,利用此原理可以讓液晶對光線的反射或透射產生強度的變化,如果控制液晶單位的電流強度,可以改變液晶的透明強度,再加上彩色濾光片就可構成繽紛色彩的螢幕影像。簡單的說,液晶電視的原理就像是幻燈機,液晶板就像是幻燈片,必須倚靠背後的背光模組發出光源穿透液晶板,才能夠讓液晶顯示面板發光,配上前面的彩色濾光片分成 RGB 三原色光,以達到顯現全彩畫面,利用液晶顯示器作成的LCD TV 具有的優點有:低輻射線、影像不閃爍、輕巧省空間、省電以及數位多功能等;但也有其缺點,如:反應速度慢、動畫有遲鈍、可視角受限、側看畫面變暗、畫質對比不高、暗畫面層次不明顯、電視修理、需背光源等。第二節 液晶電視 (LCD TV)市場的主要區隔隨著電腦的普及與不斷的升級,液晶顯示器的使用比率逐年增加。
第三節 水平分工或垂直整合狀況全球電視產業的轉型,並結合新世代消費電子與IT產業所造就的龐大商機,吸引著日本、韓國與台灣等亞太面板三強積極投入LCD TV市場佈局。從平面顯示電視市場的兩種產業模式,自行製造關鍵元件的產業鏈垂直整合,以及關鍵元件高度專業化分工製造的水平整合模式。電視製造廠商在面對全球化競爭時,水平整合的模式可能會使他們無法在關鍵元件上取得更為合理的價格,因此,垂直整合將會是電視維修製造廠商較為可行的策略。此外,由於大型TFT面板的高度需求,垂直整合的新方向與重量級電視品牌製造商結盟韓國 TFT-LCD 廠商重視集團內上中下游垂直整合之型態;台灣廠商則偏向19於上中下游網絡專業分工。台灣 TFT-LCD 廠商上下游垂直整合程度相對於韓國而言並不高,除了奇美電子之外,台灣其他廠商並不自行生產上游材料。在技術研發方面,台灣也不如韓國積極。而在面板製程、模組構裝、銷售與品牌方面,台韓兩國皆傾向垂直整合。不論是集團內或區域內垂直整合,皆顯示出 TFT-LCD產業為較適合垂直整合之產業。另外,以日本市場為例,PC 產業的營收已嚴重落後於電視、DVD 與數位相機等前三大消費性電子產品。在未來如果沒有一個具主導性的平台標準,而且二線廠商可能無法負擔自行開發的成本,而這樣的任務就落到某些擁有充分財力與地位的製造業者,所以回歸一定程度的垂直整合經營模式可能是有意義的。台灣 TFT-LCD 產業發展至今,在關鍵零組件上包括 CF、驅動 IC、偏光片、背光模組等都已有相當基礎,與面板廠之間的上下游搭配合作情形也很好,不過仍有一些尚待努力的地方。如玻璃基板以及增亮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Film;DBEF),目前台灣廠商尚無能力自己生產,雖說康寧(Corning)、電器硝子(NEG)已來台設廠,但仍希望看到台灣能發展自己的技術。TFT-LCD 產業的發展對台灣的繁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 TFT-LCD 產業要更有競爭力,適度的垂直整合勢在必行。第四節 價值鏈分析從全球 TFT-LCD 產業規模來比較台、日、韓之面板家數及規模,顯然台灣面板家數過多,先進世代 7 代以上投資落後不足,反之落後世代廠 5 代及以下則投資過度,台灣面板廠之營運聚焦於擴大規模,其理由認為「規模等於競爭力」,但日、韓競爭者卻聚焦在下游組裝及通路之整合,日本面板大廠 Sharp、Sony 自己以先進 6 代、7 代、8 代生產面板,自己組裝(也委託代工)並有享譽全球之品牌,韓國之 Samsung 及 LG 亦複製日本 LCD 之品牌、製造及通路策略。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