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加其摩擦 力,減少滑動損失。 V 形皮帶(V - belts) 如圖 7 - 3 所示,又稱梯形皮帶或三角皮帶,由斷面呈梯形所製成無接頭 之環形帶圈,掛在有 V 形槽的三角皮帶輪上
▲圖 7 - 2 平皮帶 平皮帶經使用一段時間後,皮帶與帶輪所接觸之表面,常會產生光滑現 象,因此必須使用皮帶膠蠟(wax)塗抹於皮帶之接觸面上,以增加其摩擦 力,減少滑動損失。 V 形皮帶(V - belts) 如圖 7 - 3 所示,又稱梯形皮帶或三角皮帶,由斷面呈梯形所製成無接頭 之環形帶圈,掛在有 V 形槽的三角皮帶輪上,藉以傳達動力者,精密定位台具有下列幾項 優點: 摩擦力大,滑動損失小。 可以吸收衝擊,運轉較平穩,噪音小。 149 帶 輪 7 適用於兩軸距離短且轉速較快者。 旋轉方向可以任意改變。 若數條使用時,其中一條折斷,仍能繼續傳動。 裝置簡單,價格低廉,
必為一個或多個機構之組合體。 組成之各部分機件常被視為剛體。 組成之各部分機件間必有一定之相對運動或拘束運動。 組成之各部分機件可把所接受之能量變成有效的功。 四、機構與機械之區別 兩者相異之點 機構僅能傳達運動,不一定作功;機械能傳達運動與力而作功。 機械常是一系列機構的組合,滾針軸承但機構不一定是一部機械。 兩者相同之點 機構與機械的各機件間,均能維持一定的相對運動或拘束運動。 機構與機械均係由一個固定機件與一個或多個以上之活動機件所組成。 構成機械的最基本元素是 機件 機構 機架 結構。 有關機構,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為一種拘束運動鏈 不一 定能作功 必為一機械 能維持一定的相對運動。 有關機件、機構與機械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機構為機件之 集合體 機械為機構之集合體 軸承為一固定機件 機件必 定為剛體。 4 ( ) ( ) 1-2 機件的種類 機件一般泛指規格化的零件,常用的機件大致分為下列五種: 固定機件 用以導引或限制機件之運動;如軸承、機架導槽及襯套。
力的量度或功率之指示:例如彈簧秤及各種的功率指示器上的彈簧。 產生作用力,維持機件接觸:例如鍋爐的安全閥、制動器、離合器及凸輪 機構上的彈簧。 儲存能量:例如鐘錶發條、槍之板機、鑽床回彈把手及各種彈簧動力玩具等。 下列有關彈簧功用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吸收機械瞬間振動的 能量 利用彈簧產生的作用力,精密定位台調節機件的位置或保持機件的接 觸 力量的量度 保持機械元件的接觸彈性,避免鬆脫。 一般不用電池之玩具常用 鍵 銷 彈簧 齒輪 來儲存 能量當成動力來源。 5-2 彈簧的種類 彈簧的種類非常多,若依材料形狀之不同可分為線狀彈簧(wire spring) 與板片彈簧(flat spring)兩大類。 87 5 彈 簧 一、線狀彈簧 其斷面常以圓形、方形或其他形狀之金屬線製成,因其常製成螺旋形,故 又稱為螺旋彈簧(helical spring),如果沒有特別指示,一般均製成右旋。受 外力時彈簧線承受剪應力,且由於曲率效應外側處之剪應力常小於內側處,它 可分為下面四種(依受力性質之不同可分成壓縮彈簧、拉伸彈簧及扭力彈簧三 種)。 壓縮彈簧(compression spring) 如圖 5 - 1(a)、(b)所示,用途最廣泛。彈簧每圈之間具有充分之間 隙,受壓力後可以縮短,當外力消失時又回復原來長度。而為了使彈簧承受壓 力之接觸面積增加,以防止彈簧彎曲變形,常把彈簧兩端磨平,每端約 3 4 匝 無效,以獲得50~80%之面接觸,
可傳達推力、拉力、壓力、衝力之連桿,曲柄之運動傳達方式, 稱為 直接接觸剛體連接物 間接接觸剛體連接物 直接 接觸撓性連接物 間接接觸撓性連接物。 16 ( ) 三連桿組所形成連桿組,不能稱為機構而為結構之原因是 無 法承受各種負載 各連桿間不能作相對運動 無法傳達任何 功率 為撓性傳動元件。 二、填充題 滾針軸承構成機械的最基本元素是 。 機件之對偶,若點或線之接觸者稱為 對。 最常見的撓性傳動方式有皮帶傳動及 。 螺旋對為 對,而滾珠軸承之滾珠和接觸面為 對。 凡能傳達力量,產生或約束運動之堅固機件,稱為 。 機械為一個或多個 之組合體。 在一機構中,若兩機件互相接觸,並產生相對運動者,稱為 。 由許多對偶組成的一種連鎖系統稱為 。 欲構成拘束運動鏈至少需要 根連桿。 機件之組合如果用以傳遞運動或改變運動方式稱之為 , 必為一種 運動鏈。 三、問答題 試述機件、機構與機械的定義。 構成機械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機構與機械有何區別?試說明之。 常用機件的種類有哪些?並各舉二例。 運動之傳達方式可分為哪幾種?試說明之。
右螺紋及左螺紋 二、依螺紋線數之不同可分為 單螺紋 圓柱上只有一條螺旋槽者稱之,也就是滾針軸承螺旋之端面只有單牙口者,如圖 2 - 8(a)所示。 複螺紋 圓柱上切有兩條或兩條以上互相平行之螺旋槽者稱之,也就是螺旋之端面 有雙牙口或以上者,如圖 2 - 8(b)、(c)、(d)所示。一般使用的螺紋大 多為單線螺紋,但需求快速進退之構件,則可使用多線螺紋。 【註】螺紋之螺紋線數與導程之關係為: L(導程)= n(螺紋線數)×P(螺距) 單線螺紋之導程 L = P。 雙線螺紋之導程 L = 2P,螺紋線端相隔 180°。 三線螺紋之導程 L = 3P,螺紋線端相隔 120°。 24 四線螺紋之導程 L = 4P,螺紋線端相隔 90°。 導程(L) 螺距(P) 1 1 (a)單線螺紋 (b)雙線螺紋 (c)三線螺紋 (d)四線螺紋 導程(L) 螺距(P) 2 1 1 2 導程(L) 螺距(P) 3 2 1 123 導程(L) 螺距(P) 4 3 2 1 1234 ▲圖 2 - 8 單螺紋及複螺紋 25 2 螺 旋 三、依螺紋位於機件之外側或內側可分為 外螺紋 在機件外側之螺紋,如圖 2 - 9(a)所示,螺栓之螺紋。 內螺紋 在機件內側之螺紋,如圖 2 - 9(b)所示,螺帽之螺紋或機件上內孔攻螺 紋者。 (a) (b)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