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癌細胞會奪取人體的 營養,再加上開刀、化療或放射線等癌症療法,都會傷害人體
美國腫瘤學者李威廉(WILLIAM LI)等科學家根據血管新生理論,研究「在飲食中加入能抗血管新生的食物,是否能刺激體內的防
禦系統反擊餵養癌細胞的血管?」實驗結果發現,「某些食物抑制血管新生的效果甚至比藥物好,如大豆、荷蘭芹、褐藻糖膠、葡萄和莓
類、番茄,也有一些證據顯示這類飲食能減少大約一半罹癌機率。」因此李威廉也強調食物「協同作用」的重要性,並呼籲:「重視
我們的飲食,食物本身就是我們一日三次的化療。」癌症病友除了接受正規治療,也必須調整飲食。因癌細胞會奪取人體的
營養,再加上開刀、化療或放射線等癌症療法,都會傷害人體,所以運 用飲食營養修補、改善體質,增強免疫系統對抗癌症的能力是首要之務
,否則看不到的癌細胞難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已有研究顯 示,多吃蔬果、全穀豆類等天然食物,不僅能增加營養和體力,還有助
化療等癌症治療效果,以外在的醫療結合營養,可激發患者體內的自癒
能力,提高戰勝癌症的機會。許多醫生告誡化療病人不要生食,是因為化療期間抵抗力較弱,怕引發感染。但用全食物精力湯養生未必只能喝生冷的。全食物精力
湯可以是充滿生機的蔬果、芽苗、堅果打成的生鮮全蔬果汁;也可以是煮熟的五穀雜糧、豆類、根莖類加熱水攪打成的蔬菜泥、濃湯
或奶漿,兼顧營養和熱量。進行化療和放療期間,如果白血球過低,建議不要生食,改吃溫熱的豆穀漿、濃湯或鹹粥等完全熟食的精
力湯,修補化療耗損的元氣。尤其化療病人,胃口不好或進食困難、消化不良,用全食物精力湯補充營養是最理想的方法蔬果能補充膳食纖維,降低腸道致癌物的滯留,多樣化攝取蔬果有抗癌、防癌的效果。國民健康局建議民眾「蔬果579、健康人人有
」、「越蔬活、越健康」,且應採用「彩虹飲食」,也就是攝取各種顏色蔬果,可提供多樣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及植化素,不
僅可預防癌症,還能增強活力、抗老化、預防心血管疾病。
綠藻(註一)(二) 紅藻:紅藻有柔軟的部份,會形成緊密而複雜的組織結構(註二),紅藻內有特殊的藻紅素可以吸收葉綠素所無法吸收的青綠光,所以藻類可以生長在比較深的海域,在水深一公尺處也可以見到,存在於瓊脂、紫菜。抗癌戰士-褐藻糖膠2圖二、紅藻(註三)(三) 藍藻:藻體是單細胞群體或多細胞絲狀體,細胞不具有鞭毛,是藻類植物中最簡單也最低級的群組,有些部分的絲狀體可以伸縮或左右擺動。生長在熱帶地方鹽水湖中的一種原始海藻植物,存在於海草。圖三、在顯微鏡底下的藍藻(註四)(四) 褐藻:是高级的藻類,顏色決定於褐色素與綠色素的比例,從暗褐色到橄欖綠都有,褐藻類的游動孢子或配子,具有色素體,褐藻多分佈在較冷水域(註五)常存在於海蘊、海帶、裙帶菜。圖四、片狀分支的褐藻(註六)抗癌戰士-褐藻醣膠3二、海藻的膠體(一) 洋菜膠:洋菜喜歡生長在寒冷的地區,平均氣溫大約只有 2~零下 15 度才能完全符合洋菜生長的地理條件。(二) 紅藻膠:又稱鹿角菜膠、卡拉膠,由海藻中的紅藻萃取出來,在保養品中常作為凝膠劑、安定劑,食品方面則廣泛應用於製作牛奶布丁、醬料、果凍等數百種產品,在食品以外,如牙膏、空氣芳香劑
林世航首先提到維生素 B1,根據 2005~2008 年國民營養調查指出,約有 33% 國人潛在性缺乏維生素 B1。維生素 B1 的每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男性 1.2 毫克、女性 0.9 毫克,換算一下,一碗 200 克的白米飯中約含 0.15 毫克的維生素 B1,同樣重量的糙米飯則有 0.74 毫克,因此可以推測,維生素 B1 的缺乏現象或許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另外,葉酸也不遑多讓,同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國人的葉酸攝取量呈現走下波趨勢。至於維生素 E,每人每日建議量為 12 mg α-TE,但目前每人平均一天只吃了 50-80%。林世航說,以上幾種才是現代人普遍較缺乏,建議可以用補充品的形式補足劑量的褐藻糖膠保健食品。「生病是食物的問題,還是你的飲食型態問題? 」林世航認為,食物的攝取還牽涉到劑量和頻率,「一年只吃一包薯條不會有高血脂問題,但你每天吃一包最後得了高血脂,那這是食物還是你的問題?」保健食品只是具有保健功效,但絕對不是萬能丹,配合正確的飲食和運動,才能讓保健食品達到真正的功效;若一定要吃維生素,盡量買「綜合型」(例如綜合維他命)以免劑量過高。當然,真的生病了就應該吃真正的藥,切勿讓原本應該是輔助的保健食品延誤了治療時機,甚至是讓人放棄治療。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綠藻(註一)(二) 紅藻:紅藻有柔軟的部份,會形成緊密而複雜的組織結構(註二),紅藻內有特殊的藻紅素可以吸收葉綠素所無法吸收的青綠光,所以藻類可以生長在比較深的海域,在水深一公尺處也可以見到,存在於瓊脂、紫菜。抗癌戰士-褐藻糖膠2圖二、紅藻(註三)(三) 藍藻:藻體是單細胞群體或多細胞絲狀體,細胞不具有鞭毛,是藻類植物中最簡單也最低級的群組,有些部分的絲狀體可以伸縮或左右擺動。生長在熱帶地方鹽水湖中的一種原始海藻植物,存在於海草。圖三、在顯微鏡底下的藍藻(註四)(四) 褐藻:是高级的藻類,顏色決定於褐色素與綠色素的比例,從暗褐色到橄欖綠都有,褐藻類的游動孢子或配子,具有色素體,褐藻多分佈在較冷水域(註五)常存在於海蘊、海帶、裙帶菜。圖四、片狀分支的褐藻(註六)抗癌戰士-褐藻醣膠3二、海藻的膠體(一) 洋菜膠:洋菜喜歡生長在寒冷的地區,平均氣溫大約只有 2~零下 15 度才能完全符合洋菜生長的地理條件。(二) 紅藻膠:又稱鹿角菜膠、卡拉膠,由海藻中的紅藻萃取出來,在保養品中常作為凝膠劑、安定劑,食品方面則廣泛應用於製作牛奶布丁、醬料、果凍等數百種產品,在食品以外,如牙膏、空氣芳香劑
林世航首先提到維生素 B1,根據 2005~2008 年國民營養調查指出,約有 33% 國人潛在性缺乏維生素 B1。維生素 B1 的每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男性 1.2 毫克、女性 0.9 毫克,換算一下,一碗 200 克的白米飯中約含 0.15 毫克的維生素 B1,同樣重量的糙米飯則有 0.74 毫克,因此可以推測,維生素 B1 的缺乏現象或許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另外,葉酸也不遑多讓,同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國人的葉酸攝取量呈現走下波趨勢。至於維生素 E,每人每日建議量為 12 mg α-TE,但目前每人平均一天只吃了 50-80%。林世航說,以上幾種才是現代人普遍較缺乏,建議可以用補充品的形式補足劑量的褐藻糖膠保健食品。「生病是食物的問題,還是你的飲食型態問題? 」林世航認為,食物的攝取還牽涉到劑量和頻率,「一年只吃一包薯條不會有高血脂問題,但你每天吃一包最後得了高血脂,那這是食物還是你的問題?」保健食品只是具有保健功效,但絕對不是萬能丹,配合正確的飲食和運動,才能讓保健食品達到真正的功效;若一定要吃維生素,盡量買「綜合型」(例如綜合維他命)以免劑量過高。當然,真的生病了就應該吃真正的藥,切勿讓原本應該是輔助的保健食品延誤了治療時機,甚至是讓人放棄治療。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