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時可能遇到沒有先跟房東談好而無法登記的狀況,此時也可以選擇設立在自家。將公司登記在自己家

 什麼情況適合公司登記在自己或親人的自有住宅?經營業務如網路服務、網拍(無店面零售業)、設計、顧問等,通常是一台電腦就可以開始做生意、不一定有實體營業地點的公司。一般來說,如果是做實體生意,有固定的店面、營業地點,通常都建議直接將公司設立在營業地點。但有時可能遇到沒有先跟房東談好而無法登記的狀況,此時也可以選擇設立在自家。將公司登記在自己家,房屋稅會有什麼影響?房屋稅應納稅額 = 「課稅現值」 × 「稅率」「課稅現值」請參考您的房屋稅單「稅率」台北市請參考:房屋稅有什麼方式可以減免?申請使用「六分之一」:如果同一房屋同時有供住家及非住家使用,應以實際使用面積,分別按住家用及非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而供非住家用之課稅面積最低不得少於房屋全部面積六分之一。
 


「我們想要送台灣年輕人們去矽谷上創業課程,半年、一年後回來,希望他們會更有勇氣跨出這一步」某熱心的政府官員跟我說。「我想去商學院修財務、會計、行銷、管理課,為將來的創業做好準備」某熱血的學生跟我說。「我們大學的創業學程非常完整,從敏捷開發、數據分析、廣告投放,到商業計劃書撰寫、如何跟創投募資的課程都有,總共 36 學分,讓學生們一次學到所有創業需要的知識」某熱忱的校長跟我說。「我們這個創業課程非常重視實作,讓學員們在一個月過程中實際體驗用戶需求訪談、產品開發、推廣、數據收集,經過這個培訓,創業的能力會大大增加」某熱情的私人培訓機構主任跟我說。何必捨近求遠?聽到這些論述,我的直覺反應往往是,為什麼要繞遠路?如果想學創業前緣的真正精髓,為什麼不直接去一家優秀、真正在第一線打仗的公司登記的公司裡學習?無論是實習、上班都好。為什麼要在離實際戰場那麼遠的地方玩模擬遊戲?真的去打仗一不小心就會死傷,但真的去加入一家新創公司,風險其實跟去加入一家一般公司,沒有太大的不同。
 



在還沒公司登記之前,懷抱著創業的「夢想」,期望能時間自由,金錢自由的開拓者們,常會覺得開公司就是要設立公司行號才是踏出開始的那一步。而在現實的狀況之下,開公司是學校沒教的事,背後非常多的雜務必需要處理,甚至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真正該 focus 的重點核心 (假如沒有好好的將這些雜務搞成 SOP 的話)。通常開公司是苦難的開始,每次有朋友詢問我設立公司行號相關事宜,我都會經過一些簡單的評估之後,請朋友緩緩,原因無他,謹是時機尚未成熟,不急於一時設立公司行號。一間公司除了人才之外,最基本的元素就是買和賣,而牽動買賣間的關係就是會計。買賣各憑本事,會計往往是設立公司遇到的第一份功課。在還沒有設立公司之前,金錢是掌握在自己手上,錢是進自己口袋。設立公司之後,錢是進公司,所有的收支都要清楚,為了達到收支清楚的目的,隨之而來的制式化流程就出現了,如果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的人,剛好可以核對以下這些基本的項目,了解多少,確認一下是否這些雜務已經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會計 (師) 事務所:如果對會計不熟,我還是會建議每個月花個幾千塊請事務所幫你處理帳目、稅務等相關的事情,畢竟絕大多數人一開始並不熟悉,也沒有必要花一年的時間去學習如何做好會計。創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買和賣。每兩個月準備進銷存發票給事務所,因花費而打統編的發票與收入所開出去的發票。每兩個月換一次發票本,舊的寄給事務所,新的事務所寄到公司。要賺錢至少要會開發票,成交一筆10萬的生意,10萬是含稅價,10萬/1.05是未稅價,稅金是未稅價*5%。記得打對方公司抬頭和統編。每兩個月繳一次營業稅,前項的稅金 (銷項稅額) – 花錢打統編的稅金 (進項稅額) = 要繳交的營業稅。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最基本的 統御方程式(Governing Equation)包含質量、動量與 能量守恆方程式,說明如下

團隊決定延期原本在 2014 年 2 月份舉行的以太幣預售。 2014 年 2 月對於以太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月份

施工時是以瓦斯噴火器,將成卷 之防水氈之表面烤熔後,以熔化後之改質瀝青為粘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