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要懂得用字遣詞
這學期修了這門課之後,我更加堅定的決定以後不走論文翻譯這條路。其實我一直對於翻譯沒有很大的興趣,因為我通常都是讀英文就以英文在自己腦袋去思考,要我再轉換成中文,我的反應會非常的慢。另外,翻譯,就像老師所說的,是個會讓你無法高枕無憂的事情。以我的個性常常輾轉難眠的人,我做了這一行的話,大概不用睡了吧!這堂課對我的幫助很大,因為我覺得非常的實用。翻譯其實常常穿梭於我們的生活,但很少人會去注意。其實我對於標語英文滿會留意的,還寄得去年我到桂林去旅遊,中國的標語真的是出了名的好笑。〝小心地滑〞可以翻成〝carefully
slide〞;〝九鼎煉丹爐〞翻成〝nine dings make a pill a
stove〞也真的是經典。我都很疑惑當外國人到中國旅遊時,不會笑死嗎?偏偏我看到這些標語的地方還都是國家級的觀光景點,這樣的翻譯錯誤在台灣發生的話大概會被罵翻吧!除了實用的翻譯外,我們還嘗試了英翻中和中翻英的短篇故事翻譯。我非常喜歡這個作業因為翻譯故事其實我覺得滿有趣的。要懂得用字遣詞,還要注意說話用語,同時還能沉浸在短篇故事的世界哩,我覺得是英文系很多作業中算很好玩的了!選故事時又能看到很多引人入勝的作品,還同時增廣了見聞了呢!其實總括來說,我覺得這堂課壓力不會太大,作業量其實也是乖乖按部就班就不會有壓力。而且老師也比較偏實用,而非很理論的東西,所以我對這堂課的評價更高!總而言之,我覺得這堂課可以學到的東西很多!
其中有一個小孩名為小斯當東,當時還是個小孩,是使團里最小的成員。在途中,他跟隨四名中國神父學中文,到面見乾隆的時候,已經可以對話了。乾隆對他很喜愛。他還和大學士松筠結下友誼。後來他進入東印度公司廣州商行工作,後來松筠出任兩廣總督,小斯當東靠著和松筠的友誼混得很好,在廣州如魚得水,並成為中國通,翻譯出版了《大清律例》。
在翻譯與習作一課中老師讓我們嘗試練習各種文體的翻譯,從歌曲、影評、小說,甚至還有連中文都看不太懂得學術文章,這些都是難得的經驗,且課程中英翻譯並重,在期末更是深刻感受到中翻英與英翻中的巨大不同。英翻中在於對原文的理解,並如何用適當的中文字詞表達出來,而中翻英最常遇到的狀況,一是看不懂原文,二是詞不達意,一方面感嘆自己英文能力不足,讀不懂原文的意思,另一方面發現自己會的中文詞彙竟如此匱乏,明明了解原文的意思,卻找不到合適的用詞表達出來,於是翻譯出來的成果始終差強人意。而中翻英部分,由於本身英文能力不夠好,很難將中文對應到英文裏頭,且中文的一些用法,英文也不見得有,例如:拍胸脯就不能翻譯成beat the chest,在中文裡是保證之意,但直翻就讀不出來了,因而漢英字典難以派上用場,只能自行猜測、推敲,再上網搜尋是否有相關用法,此時很慶幸自己生長在有網路的年代。而課堂作業是由小組進行,比起自己一人奮鬥,功課份量比較不重,但小組討論會花更多時間,卻也在互相討論中學到得更多。同一個句子你可以看到不同版本的翻譯,也觀摩其他人是怎麼翻、為什麼要這樣翻,而在這些版本中哪個最適當,或者怎麼修改會更好。在課堂上老師舉了很多翻譯範例,和大家一起討論,認識到不同的文體翻譯有不同的訴求和特色,同時也學到了很多新單字跟一些語法,以及一些之前翻譯未曾注意的事項,例如英翻中時中文結構的排列,注意字數的組合,如:”勇於冒險,熱血愛國”,會比“冒險、愛國”的結構令人印象深刻,如此講究的結構排列是我先前未曾注意到的,因此會記起來往後好好善用。截至目前對於翻譯的心得,翻譯的老梗信達雅三者兼具幾乎不可能,在論文翻譯時常常會在信與達選邊站,但究竟要選擇哪一個沒有定論,而是要視情況而定,但要視什麼情況而定也只能由譯者自己判定,沒有一定的鐵律,況且沒有最佳翻譯這一回事,因為翻譯確實沒有停止的一天,當今天覺得滿意了,下次再看卻覺得自己怎麼翻得這麼差。這學期翻譯了這麼多文體,我最喜歡的是小說和歌詞的英翻中,一方面是英翻中比較容易,另一方面也代表對譯文的掌控幅度較大,對於翻出來的感覺和結果比較有把握,且歌詞還需要押韻,為了押韻可是嘗遍中文千遍也不厭倦呀!但中翻英的能掌握的英文詞彙是非常有限的,無中生有出來的結果是慘不忍睹,只能說自己還有非常大一步的進步空間,深深慚愧到無地自容!最後很感謝老師無眠無日批改我們的作業,辛苦了。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其中有一個小孩名為小斯當東,當時還是個小孩,是使團里最小的成員。在途中,他跟隨四名中國神父學中文,到面見乾隆的時候,已經可以對話了。乾隆對他很喜愛。他還和大學士松筠結下友誼。後來他進入東印度公司廣州商行工作,後來松筠出任兩廣總督,小斯當東靠著和松筠的友誼混得很好,在廣州如魚得水,並成為中國通,翻譯出版了《大清律例》。
在翻譯與習作一課中老師讓我們嘗試練習各種文體的翻譯,從歌曲、影評、小說,甚至還有連中文都看不太懂得學術文章,這些都是難得的經驗,且課程中英翻譯並重,在期末更是深刻感受到中翻英與英翻中的巨大不同。英翻中在於對原文的理解,並如何用適當的中文字詞表達出來,而中翻英最常遇到的狀況,一是看不懂原文,二是詞不達意,一方面感嘆自己英文能力不足,讀不懂原文的意思,另一方面發現自己會的中文詞彙竟如此匱乏,明明了解原文的意思,卻找不到合適的用詞表達出來,於是翻譯出來的成果始終差強人意。而中翻英部分,由於本身英文能力不夠好,很難將中文對應到英文裏頭,且中文的一些用法,英文也不見得有,例如:拍胸脯就不能翻譯成beat the chest,在中文裡是保證之意,但直翻就讀不出來了,因而漢英字典難以派上用場,只能自行猜測、推敲,再上網搜尋是否有相關用法,此時很慶幸自己生長在有網路的年代。而課堂作業是由小組進行,比起自己一人奮鬥,功課份量比較不重,但小組討論會花更多時間,卻也在互相討論中學到得更多。同一個句子你可以看到不同版本的翻譯,也觀摩其他人是怎麼翻、為什麼要這樣翻,而在這些版本中哪個最適當,或者怎麼修改會更好。在課堂上老師舉了很多翻譯範例,和大家一起討論,認識到不同的文體翻譯有不同的訴求和特色,同時也學到了很多新單字跟一些語法,以及一些之前翻譯未曾注意的事項,例如英翻中時中文結構的排列,注意字數的組合,如:”勇於冒險,熱血愛國”,會比“冒險、愛國”的結構令人印象深刻,如此講究的結構排列是我先前未曾注意到的,因此會記起來往後好好善用。截至目前對於翻譯的心得,翻譯的老梗信達雅三者兼具幾乎不可能,在論文翻譯時常常會在信與達選邊站,但究竟要選擇哪一個沒有定論,而是要視情況而定,但要視什麼情況而定也只能由譯者自己判定,沒有一定的鐵律,況且沒有最佳翻譯這一回事,因為翻譯確實沒有停止的一天,當今天覺得滿意了,下次再看卻覺得自己怎麼翻得這麼差。這學期翻譯了這麼多文體,我最喜歡的是小說和歌詞的英翻中,一方面是英翻中比較容易,另一方面也代表對譯文的掌控幅度較大,對於翻出來的感覺和結果比較有把握,且歌詞還需要押韻,為了押韻可是嘗遍中文千遍也不厭倦呀!但中翻英的能掌握的英文詞彙是非常有限的,無中生有出來的結果是慘不忍睹,只能說自己還有非常大一步的進步空間,深深慚愧到無地自容!最後很感謝老師無眠無日批改我們的作業,辛苦了。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