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的策略首先包括原文版本的選擇

在〈關於莎士比亞的翻譯〉一文裡,梁先生告訴我們許多有關他譯莎的訊息,其中有關策略與方法的部分,可以歸納成下列幾點:1.他選擇W. J. Craig 所編的牛津版莎士比亞全集為原文。2.他把莎劇裡的「無韻詩」全譯成散文。3.他保存原文的標點符號,譯文以原文的句為單位,逐句比對而翻譯。4.他既不要逐字直譯,也不要整句整段意譯。5.他盡量按實際讀音來譯外國的人名、地名,不將它改為中國式的人名、地名。6.碰到無法翻譯的雙關語,他便加註解以為交代。7.文字有原義、引伸義、假借義、舊義等,他要弄清楚其真義才翻譯。合起來,他要把莎劇譯成「能讀」就好,而不一定要「能演」。的確,梁先生是根據這些策略或方法來翻譯莎士比亞的。5.5 由這個實例,我們可以看出:翻譯的策略首先包括原文版本的選擇。有的作品會有若干版本的原文,不同版本的原文可能有不同的文字與內容。根據的原文若有不同,產生的譯文自然也不一樣,而不一樣的譯文或許就會影響到翻譯所要達成的目的。一般而言,譯者會選擇根據一個最精確、最常用、最好譯、或最如何的版本來翻譯,但有時也會採用「以某版本為主,另參考其他版本」的策略。其實,有翻譯社根本不根據真正的原文來翻譯,為的可能是個人的方便或某特殊因素。例如,翻譯《罪與罰》時,不根據俄文的原文而根據英文的譯文,可能是因為譯者看不懂俄文。又如,翻譯《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 時,不根據原作者史衛夫特(Swift) 的原文,而根據某簡易的改寫版本,可能是為了把它當兒童文學而譯給小孩子看。
 


提高本地雙語水准,就地取材,大力培養華英雙語精英,保住新加坡的雙語優勢,才是可取之道。在新加坡同中國多方面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完全依賴外人,我們必須有自己的雙語人才炤顧我們在語言上的需要,包括來往文件的書寫和翻譯社的工作,以及雙方會面交流的口譯工作。這種情形,就象訴訟那樣。起訴人和辯護人,都必須有自己的律師代表辦案。只有這樣,各自的利益才可以得到應有的炤顧。這是因為雙方律師,經過各自的噹事人交代清楚,參閱各有關文件,做好准備工作之後,對各自的案情都有把握,辦起案來自然熟能生巧,應付自如。如果新加坡同中國交往,沒有自己的翻譯,而需要靠中方提供的翻譯,那並不是理想的安排。那是因為中方譯者可能因為不了解新方的國情、內情和語言習慣,更可能因為沒有做好准備工作,論文翻譯時譯得不完整,詞不達意,或者因誤解而誤譯,從而產生誤會的惡果。

 


或許你曾經幫朋友 翻譯 一些簡單的文章、接case論文翻譯等等,只要一台電腦、網 路就能夠接case,可以當做全職或是兼差,是不是覺得「翻譯」是一個值得發展的 行業呢!入門條件第一當然就是要會「兩種語言」這樣才能夠翻譯,像是英文翻成中文、中文翻成英 文等等,一開始可以先挑戰英文翻中文的case,難度比較沒有那麼高,如果你已經 學習英文很多年,對於讀跟寫都很有自信,就可以嘗試看看中文翻成英文的case囉。翻譯的品質如果你正在翻譯的case是涉及到公司的文件、合約(例如英文翻成中文),那麼翻譯 出來的內容就不能太過白話,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會說國語、寫作文,但不是每個人 都能寫的一手好文章,所以如果想在這個行業好好發展,建議加強自己的中文寫作 能力。從英文、法文、德文…翻譯剛開始著手翻譯的時候一定都會動用到翻譯機或是字典,看到不懂的字也不能用猜 的,畢竟翻譯出來的內容不能出錯,但常常這樣翻字典會讓影響到翻譯的進度,所 以必須加強對外文的熟悉度或專業領域。如果你對某個領域比較熟悉,建議可以好 好的加強這方面的外文,畢竟專業領域的專有名詞也特別多,當你懂得比別人多的 時候接到case的機率也會比別人大喔。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最基本的 統御方程式(Governing Equation)包含質量、動量與 能量守恆方程式,說明如下

團隊決定延期原本在 2014 年 2 月份舉行的以太幣預售。 2014 年 2 月對於以太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月份

施工時是以瓦斯噴火器,將成卷 之防水氈之表面烤熔後,以熔化後之改質瀝青為粘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