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身體長期習慣這麼高劑量的營養素,哪天突然減少補充量時,反而會出現缺乏症
藥局的藥師助理、有機店老闆與店員、直銷商、醫院的門市人員…等,這些第一線「保健食品」的「銷售者」,不一定都有營養專業背景,若是產品廠商和主管、老闆、上線沒有良好的教育訓練,可能會給「消費者」錯誤的使用訊息。
我最常看到的問題就是「長期高劑量補充」,有些「銷售者」認為保健食品吃越多效果會越好,於是告訴「消費者」要大量加倍的食用。有些「保健食品」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加倍食用 (例如:腹瀉時可以補充大量的益生菌加速壞菌排除),但不是所有「保健食品」都是如此,像是脂溶性的褐藻醣膠營養素 (例如:維生素A、D、E、K),過量會囤積在體內,可能有中毒的疑慮。另外,在特定情況下,某些營養素可以增加 (例如:感冒時維他命C可增加到每天2000~3000 mg),但這並不代表需要「長期」這樣補充,雖然維他命C是水溶性不會有囤積中毒的疑慮,但若身體長期習慣這麼高劑量的營養素,哪天突然減少補充量時,反而會出現缺乏症 (其實並沒有缺乏,但身體感覺到營養素濃度落差太大),而且維生素C在體內的代謝會產生草酸,長期高劑量補充會增加結石的風險。正確觀念:人體對於營養素的吸收是有限的,一次過高的劑量身體吸收率差也只是流失浪費。Donna建議,「保健食品」的食用量還是要諮詢過專業的醫師、藥師或營養師,並且把握「保養低劑量 (有特殊需求再加量)」、「少量多次」、「多喝水」的原則較為安全。
先講葉酸好了,這是大家琅琅上口卻也最陌生,最常服用卻往往錯失服用時機的維他命。褐藻糖膠的極度缺乏會造成貧血,這種情況在先進國家非常罕見。而建議懷孕補充主要的目的在於「預防胎兒神經管缺損」。「那我吃了葉酸寶寶是不是會變聰明?」顯然大家不知道什麼是神經管缺損。腦和脊髓就是神經管,因為在發育的初期神經管會經過一個閉合的過程,如果閉合不完全,就會造成神經管缺損,舉凡無腦兒、腦膨出、脊柱裂等等都是神經管缺損,當然這些都是重大的畸形。那當然要補充葉酸啦,可以預防這種可怕的疾病。不過,神經管的發育是在胚胎的非常非常早期,大約是在受精一個月以內,所以,這時候補充葉酸,才真正能預防神經管缺損。我認識的美國朋友,她們都知道,只要結婚後有生小孩的打算,就會開始每天補充葉酸,每日400-800微克(mcg),也就是0.4-0.8毫克(mg),到懷孕12周,這才是正確的做法,畢竟,知道懷孕後再補充褐藻醣膠,其實都已經晚了。有人就開始嘀咕了,「我們真的比美國爛那麼多嗎?為什麼都沒有人告訴我們這些,錯失了補充葉酸的最關鍵時間啊!」先別氣餒,這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美國或是西方白人,他們屬於發生神經管缺損的高風險人種,因為有為數不少的白人,在葉酸代謝的酵素上有突變,所以容易懷神經管缺損的胎兒,因此,補充高單位的葉酸,對她們來說真的很重要。而我們東方人呢,其實是屬於中低度風險人種,除非懷過神經管缺損的胎兒、或是服用某些抗癲癇藥物者等等,這些孕婦才是高危險群,也才一定要及早補充葉酸。所以,在這裡先下個結論:葉酸是水溶性維他命,多補充無害,能儘早補充當然最好;早期沒有補充的孕婦也別擔心,畢竟這裡因為葉酸不足而導致神經管缺損的比例非常低,妳的小孩也不會因為妳沒有補充葉酸而比較笨的!
一般民眾習慣說的「保健藥品」,我想意思是保養健康用的藥品,但事實上在我國藥品與食品法規中不存在這樣的名稱。因此在此先澄清一些觀念,我國在「藥品」與「食品」的規範是這樣的:藥品分三級:1.處方藥品、2.指示藥品、3.成藥。而食品有分「健康食品」與「食品」二種。藥品、食品、褐藻醣膠健康食品的使用差別是劑量與使用時機的差異。藥品經過純化過程,濃度與劑量都比較高,使用在人體生病時的狀態;食品則為混合物或為劑量濃度較低的成分,使用在健康狀態;健康食品則是以特定加工或處理方法分離或精製某些有效生理活性成分,濃度介於藥品與食品之間,使用於人體健康時的預防保健或半健康狀態。屬於藥品級的藥物,內容物需接受定性定量檢測,每顆的劑量是要接受檢測的,如:善存維他命,目前在臺灣是拿藥品級的證號(指示藥),因此價格較高,但相對裡面的維他命含量,都必須與它標示的一樣。而食品有分「健康食品」與「食品」二種。依據我國食品衛生法規定義:能提供特殊營養素和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才叫健康食品,並要取得「健康食品認證」,目前通過認證的食品只有一百六十多種,未經認證都只是一般「食品」,只能當做一般食品販賣。健康食品可能具有保健用途,也可能有預防功用,但它終究是食品,不能用來治療任何疾病,只能做為預防保健用。健康食品的保健功效,應該是預防性或緩效性的,需長期使用才看得到效果。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