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翻譯」出它原有的含義。有哪一個部首等於s 或z 呢

西方有一類所謂的具像詩(concrete poetry) 或圖像詩(shaped poems) ,不僅用字母組成形像,有時還用字母提示聲音,那種詩當然也無法譯成無字母的中文。例如,Edwin Morgan 的那首ڊSiesta of a Hungarian Snakeڋڪ〈匈牙利蛇的小睡〉) ,它用s/S 和z/Z 排成s sz sz SZ sz SZ sz ZS zs Zs zs zs z 這樣的一行。這樣的排列,一方面提示:那條蛇伸長身體、頭尾細而中腹粗、帶有對稱的花紋。另一方面也提示:那條蛇會發出噝噝的聲音(像s 或z)。這樣的詩當然不可能用中文字的部首(視為等於英文字母) 來仿造排列,而試圖「翻譯」出它原有的含義。有哪一個部首等於s 或z 呢?6.6 許多人說過「詩無法翻譯」的話。2詩之所以無法翻譯,是因為詩是高度具有「文學性」(literariness) 的語言,它不僅要表達含義(meaning) 或用意(significance) ,更要透過字詞(words) 的選擇與安排來同時表現出形式(form) 或風格(style),而這種內涵與外形兼顧的努力,往往同時牽涉到義、音、形、境等四大層面。前面所說的具像詩,它之所以無法翻譯,是因為找不到對等的東西來翻譯出原有的形與義。其實,許多彰顯「以音佐義」的詩作或詩行,也是很難論文翻譯的(就算可以翻譯的話)。例如,Tennyson 有一首詩叫ڊThe Lotus-Eatersڋڪ〈食蓮者〉),詩中描述奧迪賽(Odysseus) 及其部下來到食蓮者的島嶼,島上一片昏沈睡意,吃了蓮的人便無力行動而無心返鄉。為了表現那昏沈睡意,詩中用了許多字帶有m, n, 和ng 的鼻音。如果你用中文來翻譯那首詩,恐怕就只能「顧義而不顧音」了。像ڊIn the afternoon theycame unto a landژIn which it seemed always afternoonڋ這兩行,若把它譯成「下午時,他們來到某地方,在那裡,似乎總是下午時」,這樣就失去了許多昏沈的m, n 的聲音。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0周年。 聯合國是世界上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組織,是多邊外交最活躍的場所。其全球性也體現在它所使用的多種正式語文中。可以說聯合國使用多種語文既是多邊主義的反映,也是多邊主義的基礎。 首先,翻譯對於聯合國順利運轉和各會員國溝通與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同時,翻譯社不僅是語言平等問題,更重要的是各國平等參與制定政策的政治問題。在聯合國,翻譯不僅發揮著實際作用,也具有象徵意義。聯合國的翻譯工作從其成立第一天起就開始了。它涵蓋阿、中、英、法、俄、西六種正式語文的口譯,即同聲傳譯、筆譯、編輯、逐字記錄、文字處理等。在各個工作地點從事與語言相關工作的有上千人。僅以中文筆譯為例。 聯合國在五個工作地點(紐約、日內瓦、維也納、內羅畢和曼谷)有中文筆譯服務。 其中規模最大的是紐約。紐約的中文筆譯處有64名筆譯人員,包括11名資深審校(相當於國內的譯審)。那麼怎麼進入聯合國從事筆譯工作呢? 可以說並不容易。所有筆譯人員必須通過聯合國組織的競爭性考試才能進入候聘名單,錄取率在0.5%到1%之間。而且聯合國在主要工作地點嚴格區分筆譯和口譯,不允許筆譯人員做口譯,也不允許口譯人員做筆譯,除非通過相關的競爭性考試。只有在內羅畢和曼谷這樣的小型工作地點才不那麼嚴格。
 


翻譯,是指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把一種語言信息轉變成另一種語言信息的活動。這個過程從邏輯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首先,必須從源語言中解碼含義,然後翻譯社把信息重新編碼成目標聽打語言。所有的論文翻譯這兩步都要求對語言語義學的知識以及對語言使用者文化的了解。除了要保留原有的意思外,一個好的翻譯,對於目標語言的使用者來說,應該要能像是以母語使用者說或寫得那般流暢,並要符合譯入語的習慣(除非是在特殊情況下,演說者並不打算像一個本語言使用者那樣說話,例如在戲劇中)。翻譯分為口譯和筆譯。口譯又稱為「傳譯」,顧名思義,是指譯員以口語的方式,將譯入語轉換為譯出語。由於語言必定早於文字出現,因此口譯的出現也必定早於筆譯。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最基本的 統御方程式(Governing Equation)包含質量、動量與 能量守恆方程式,說明如下

團隊決定延期原本在 2014 年 2 月份舉行的以太幣預售。 2014 年 2 月對於以太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月份

施工時是以瓦斯噴火器,將成卷 之防水氈之表面烤熔後,以熔化後之改質瀝青為粘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