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翻譯不會有什麼問題。可是,有些東西在不同的國度會有不同的象徵意義
在同一種語言裡,有些字詞語句雖然含義和用意相同,卻可能屬於不同的行業在不同的場合說的。例如,檢查官在法庭上可能說:「該罪犯已經翻供。」在街頭上,某老兄可能跟朋友說:「那犯人否認了自己說的話。」如果你翻譯前者為英文,便應該類似ڊThe
culprit has retracted the affidavitڄڋ如果論文翻譯後者,便應該類似ڊThe
offender has denied his own wordsڄڋ翻譯時,是要用行話(jargon) 、術語(technical terms)
或用平常話來翻同一個含義的句子,那也是一種考量。理論上,譯文與原文之間,還是要行話對行話、術語對術語、平常話對平常話,那樣才是相等。4.5
傳統上,有些字詞所指涉的東西會有大家認同的「象徵含義」(symbolicmeaning)。像古今中外都會認同:玫瑰花可以象徵女人的美麗。因此,把ڊMy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ڋ譯成「我的情人就像一朵紅紅的玫瑰」,這翻譯不會有什麼問題。可是,有些東西在不同的國度會有不同的象徵意義,這時直譯那東西的名稱,便可能產生不解的困擾。例如,英文ڊHe
has horns on hisheadڋ不能譯成「他頭上有角」,而要譯成「他(頭上) 戴了綠帽」,才是相等的譯文。原因是:在西方,「當烏龜」(being a
cuckold) 是以頭上長角為象徵,但在中土則以頭戴綠帽為象徵。4.6 在各個文化中,也有許多字詞語句帶有「典故的含義」(allusive
meaning)。例如,在中國的文化裡,所謂「管鮑之交」指的是有如春秋時齊人管仲與鮑叔牙的知己之交。當你把「他們是管鮑之交」譯成英文時,如果只譯字面上的ڊTheir
friendship is like that of Guan and Baoڋ,西方人可能因為不明管鮑的典故而不知其含義。如果你把它譯成ڊThey are
true friends like Guan and Baoڋ,那就更清楚了。但如果要用對應的典故,或許那句話就可改譯成ڊThey
areڪtrueګfriends like Damon and Pythiasڋ。在古希臘的傳說中,D 和P 兩人也是情同管鮑。
4.19 說話者的身份會影響說話的情境,因此在翻譯時也要注意說話者的身份。有關這個事實,它的最佳例子就是當皇帝或國王說ڊweژusژourژourselfڋ時,中文要把它譯成「朕(之/自己)」,而非「我們(的/自己)」才能顯示其尊嚴。例如,在莎劇Henry IV, Part II 之第五幕第五景裡,新登基的亨利五世對昔日「老友」Falstaff 下命令說ڊnot to come near our person by ten mileڋ,但又答應說ڊas we hear you do reform yourselves ..., we will ... give youadvancementڋ。這前後兩句話中的ڊourڋ和ڊweڋ都應譯成「朕(的)」才合乎亨利五世的國王身份,不能譯成「我們(的)」,也不能只把它譯成「我」。84.20 說反話或「反諷」(irony) 一定是在特殊情況或氣氛中說的。例如,某人做出愚笨的行為時,他的友人可能反諷說:「你真是好聰明啊!」翻譯這種話語時,當然也是照字面翻ڪڊHow genuinely clever you are!ڋګ,不要把真實的含義ڪڊHow truly stupid you are!ڋګ翻出來。可是,口譯時,語調一定要有嘲諷的意味才好,才可能跟原文的語調相等。4.21 話語所使用的時空是考慮「境譯」的最重要因素。把ڊThou shalt not stealڋ譯成「汝切勿偷竊」可能比「你不得偷東西」更合當初講出十誡的古雅口吻。把游泳池邊的告示「請方便後再行入池」譯成ڊKindly do your business beforeentering the poolڋڪ而非ڊPlease go to the toilet before entering the poolڋګ,才是合乎場地、合乎禮節的翻譯。4.22 今日的網路已經發展出獨特的「網路俚語」(internet slang)。理論上,翻譯網路俚語時,也要用對應的網路俚語才算相等。但實際上,對應的網路俚語不一定找得到。例如,在台灣的翻譯社,當某人說「他的閃光很怕小強」時,你能不解其意地把它譯成ڊHis flash is afraid of little Johnڋ嗎?或如果你知道它的意思,把它譯成ڊHis sweetheart is afraid of cockroachesڋ好嗎?這種英譯感覺不到任何網路俚語的風味。在英文的網路上,找不到「用閃光(flash)來指「快速消失之情人」的例子,也找不到把蟑螂(cockroach) 指稱為「小強」的例子。在此情況下,如何有對應的網路俚語呢?或許你只好自己發明了。但自己的發明,一定要加注,否則別人還是看不懂。
中、外使用的度量衡單位往往不同,翻譯社翻譯那些度量衡單位的名稱時,有時也真是傷腦筋。你是可以把ڊfeet, miles, meters, kilometersڋ翻成「呎/英尺,哩/英里,米/公尺,公里」,但你能把「依舊煙籠十里堤」的「十里」譯成ڊtenmilesڋ或ڊten kilometersڋ嗎?其實,今日一般的華里/市里等於500 米,但古代的華里有多長卻很難說準,所以把它譯成ڊten liڋ也不知要加注說它到底有多長。其他像「斤」、「斗」、「坪」; 等等一大堆非公制的單位,真的也都只好音譯成jin, dou, ping, ; 等等,然後盡量加注說明數量的差異了。9.7 中、外有極不同的食品、食材、食譜,要互譯中、外的菜單時,往往煞費苦心還不一定能達到要領。像英式料理中的ڊchicken tikka masalaڋ是什麼呢?要譯成「雞提卡馬沙拉」嗎?或「馬沙拉雞塊」(既然tikka 是chunks 的意思)?或「香辛雞塊」(既然masala 是a spice mix 的意思)?其實,那道菜是雞塊烤熟後,淋上黃黃的、乳酪狀、多種辛香食材調成的醬料。因此,或許譯成「辛香佐料烤雞」才接近其原意。那麼台灣的「麻油雞」怎麼翻成英文呢?光叫ڊsesame oil chickenڋ,洋人懂嗎?人家可能誤以為那是「芝麻撒在油炸的雞肉上」呢。或許叫它ڊchicken chunks boiled in water with sesame oilڋ(水加麻油煮雞塊),才比較明白,但這麼長的譯名好嗎?中、外是有極不同的飲食文化,因而產生許多很難翻譯其名稱的食品,例如:只能譯成「布丁」與「沙拉」的ڊpudding,ڋڊsaladڋ,以及譯成ڊpigڇs blood cakeڋ和ڊsticky riceballڋ而讓洋人不太明白的「豬血糕」和「麻糬」。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4.19 說話者的身份會影響說話的情境,因此在翻譯時也要注意說話者的身份。有關這個事實,它的最佳例子就是當皇帝或國王說ڊweژusژourژourselfڋ時,中文要把它譯成「朕(之/自己)」,而非「我們(的/自己)」才能顯示其尊嚴。例如,在莎劇Henry IV, Part II 之第五幕第五景裡,新登基的亨利五世對昔日「老友」Falstaff 下命令說ڊnot to come near our person by ten mileڋ,但又答應說ڊas we hear you do reform yourselves ..., we will ... give youadvancementڋ。這前後兩句話中的ڊourڋ和ڊweڋ都應譯成「朕(的)」才合乎亨利五世的國王身份,不能譯成「我們(的)」,也不能只把它譯成「我」。84.20 說反話或「反諷」(irony) 一定是在特殊情況或氣氛中說的。例如,某人做出愚笨的行為時,他的友人可能反諷說:「你真是好聰明啊!」翻譯這種話語時,當然也是照字面翻ڪڊHow genuinely clever you are!ڋګ,不要把真實的含義ڪڊHow truly stupid you are!ڋګ翻出來。可是,口譯時,語調一定要有嘲諷的意味才好,才可能跟原文的語調相等。4.21 話語所使用的時空是考慮「境譯」的最重要因素。把ڊThou shalt not stealڋ譯成「汝切勿偷竊」可能比「你不得偷東西」更合當初講出十誡的古雅口吻。把游泳池邊的告示「請方便後再行入池」譯成ڊKindly do your business beforeentering the poolڋڪ而非ڊPlease go to the toilet before entering the poolڋګ,才是合乎場地、合乎禮節的翻譯。4.22 今日的網路已經發展出獨特的「網路俚語」(internet slang)。理論上,翻譯網路俚語時,也要用對應的網路俚語才算相等。但實際上,對應的網路俚語不一定找得到。例如,在台灣的翻譯社,當某人說「他的閃光很怕小強」時,你能不解其意地把它譯成ڊHis flash is afraid of little Johnڋ嗎?或如果你知道它的意思,把它譯成ڊHis sweetheart is afraid of cockroachesڋ好嗎?這種英譯感覺不到任何網路俚語的風味。在英文的網路上,找不到「用閃光(flash)來指「快速消失之情人」的例子,也找不到把蟑螂(cockroach) 指稱為「小強」的例子。在此情況下,如何有對應的網路俚語呢?或許你只好自己發明了。但自己的發明,一定要加注,否則別人還是看不懂。
中、外使用的度量衡單位往往不同,翻譯社翻譯那些度量衡單位的名稱時,有時也真是傷腦筋。你是可以把ڊfeet, miles, meters, kilometersڋ翻成「呎/英尺,哩/英里,米/公尺,公里」,但你能把「依舊煙籠十里堤」的「十里」譯成ڊtenmilesڋ或ڊten kilometersڋ嗎?其實,今日一般的華里/市里等於500 米,但古代的華里有多長卻很難說準,所以把它譯成ڊten liڋ也不知要加注說它到底有多長。其他像「斤」、「斗」、「坪」; 等等一大堆非公制的單位,真的也都只好音譯成jin, dou, ping, ; 等等,然後盡量加注說明數量的差異了。9.7 中、外有極不同的食品、食材、食譜,要互譯中、外的菜單時,往往煞費苦心還不一定能達到要領。像英式料理中的ڊchicken tikka masalaڋ是什麼呢?要譯成「雞提卡馬沙拉」嗎?或「馬沙拉雞塊」(既然tikka 是chunks 的意思)?或「香辛雞塊」(既然masala 是a spice mix 的意思)?其實,那道菜是雞塊烤熟後,淋上黃黃的、乳酪狀、多種辛香食材調成的醬料。因此,或許譯成「辛香佐料烤雞」才接近其原意。那麼台灣的「麻油雞」怎麼翻成英文呢?光叫ڊsesame oil chickenڋ,洋人懂嗎?人家可能誤以為那是「芝麻撒在油炸的雞肉上」呢。或許叫它ڊchicken chunks boiled in water with sesame oilڋ(水加麻油煮雞塊),才比較明白,但這麼長的譯名好嗎?中、外是有極不同的飲食文化,因而產生許多很難翻譯其名稱的食品,例如:只能譯成「布丁」與「沙拉」的ڊpudding,ڋڊsaladڋ,以及譯成ڊpigڇs blood cakeڋ和ڊsticky riceballڋ而讓洋人不太明白的「豬血糕」和「麻糬」。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