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貧血」是因為「胃潰瘍」大量出血導致,除了補充上述與造血有關的營養素之外
疾病產生的原因有很多面向,且有些患者可能也同時存在很多疾病,在調理上就需要多種不同的營養素才能解決,但「消費者」往往會希望只要補充一種就能改善所有問題,這是天方夜譚。例如:「貧血」的原因很多,缺乏鐵質、維生素B6、B12、葉酸、C都有可能,因此不是只補充「鐵劑」就好,也需要留意「維生素B群」和「褐藻醣膠」的攝取是否充足。再者,如果「貧血」是因為「胃潰瘍」大量出血導致,除了補充上述與造血有關的營養素之外,也可以視情況補充「左旋麩醯胺酸」來修復胃黏膜,減少潰瘍出血這個原因,貧血的問題才能真正「治本」的解決。正確態度:雖然許多營養素都有很多功能
(例如膳食纖維的生理功能列出來至少有10個以上),但並不表示這個營養素就能改善所有症狀,沒有一個保健食品可以包山包海治百病的。還是需要找出真正的原因為何,從根本去解決。
首先提到維生素 B1,根據 2005~2008 年國民營養調查指出,約有 33% 國人潛在性缺乏維生素 B1。維生素 B1 的每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男性 1.2 毫克、女性 0.9 毫克,換算一下,一碗 200 克的白米飯中約含 0.15 毫克的維生素 B1,同樣重量的糙米飯則有 0.74 毫克,因此可以推測,維生素 B1 的缺乏現象或許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另外,葉酸也不遑多讓,同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國人的褐藻醣膠攝取量呈現走下波趨勢。至於維生素 E,每人每日建議量為 12 mg α-TE,但目前每人平均一天只吃了 50-80%。林世航說,以上幾種才是現代人普遍較缺乏,建議可以用補充品的形式補足劑量的保健食品。選擇綜合型平衡劑量、搭配飲食和運動「生病是食物的問題,還是你的飲食型態問題? 」林世航認為,食物的攝取還牽涉到劑量和頻率,「一年只吃一包薯條不會有高血脂問題,但你每天吃一包最後得了高血脂,那這是食物還是你的問題?」保健食品只是具有保健功效,但絕對不是萬能丹,配合正確的飲食和運動,才能讓保健食品達到真正的功效;若一定要吃維生素,盡量買「綜合型」(例如綜合維他命)以免劑量過高。當然,真的生病了就應該吃真正的藥,切勿讓原本應該是輔助的保健食品延誤了治療時機,甚至是讓人放棄治療。
乳癌是女性癌症中排行首位的侵襲性惡性腫瘤,主要風險因子包括:一級親屬遺傳、乳腺組織密度、之前良性乳房活檢結果、口服避孕藥使用、生育年齡等,而擁有個別因子約會提升1到2倍的罹癌風險而維他命D缺乏與癌症間的關係早被多則研究證實註1,近期一則病例觀察對照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也指出,血液中維他命D濃度(25-hydroxyvitamin D)位於前面三分之一的乳癌患者,會比後面三分之一的族群,提升約30%的總存活率。而相關提升存活率效應在絕經前期(premenopausal)女性身上更是明顯,顯示出維他命D在癌症預防及預後扮演重要角色疲勞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似乎早已司空見慣,但若放任不管,未徹底找出潛在原因,長期將導致各種身心症出現而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常用的消除疲勞療法,像是泡澡、聽音樂、吃美食、按摩等,不過可惜的是,這些大多無科學根據一則雙盲對照研究發現(為期4周,對象為120位健康情況良好,但缺乏維生素D患者/25(OH)D < 20 μg/L),相較於褐藻糖膠安慰劑,維他命D療法能顯著改善受試對象的疲勞評估量表分數(fatigue assessment scale)。亦即疲勞的改善程度較大。而這些改變也與血液中的25(OH)D濃度上升有相互關係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首先提到維生素 B1,根據 2005~2008 年國民營養調查指出,約有 33% 國人潛在性缺乏維生素 B1。維生素 B1 的每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男性 1.2 毫克、女性 0.9 毫克,換算一下,一碗 200 克的白米飯中約含 0.15 毫克的維生素 B1,同樣重量的糙米飯則有 0.74 毫克,因此可以推測,維生素 B1 的缺乏現象或許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另外,葉酸也不遑多讓,同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國人的褐藻醣膠攝取量呈現走下波趨勢。至於維生素 E,每人每日建議量為 12 mg α-TE,但目前每人平均一天只吃了 50-80%。林世航說,以上幾種才是現代人普遍較缺乏,建議可以用補充品的形式補足劑量的保健食品。選擇綜合型平衡劑量、搭配飲食和運動「生病是食物的問題,還是你的飲食型態問題? 」林世航認為,食物的攝取還牽涉到劑量和頻率,「一年只吃一包薯條不會有高血脂問題,但你每天吃一包最後得了高血脂,那這是食物還是你的問題?」保健食品只是具有保健功效,但絕對不是萬能丹,配合正確的飲食和運動,才能讓保健食品達到真正的功效;若一定要吃維生素,盡量買「綜合型」(例如綜合維他命)以免劑量過高。當然,真的生病了就應該吃真正的藥,切勿讓原本應該是輔助的保健食品延誤了治療時機,甚至是讓人放棄治療。
乳癌是女性癌症中排行首位的侵襲性惡性腫瘤,主要風險因子包括:一級親屬遺傳、乳腺組織密度、之前良性乳房活檢結果、口服避孕藥使用、生育年齡等,而擁有個別因子約會提升1到2倍的罹癌風險而維他命D缺乏與癌症間的關係早被多則研究證實註1,近期一則病例觀察對照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也指出,血液中維他命D濃度(25-hydroxyvitamin D)位於前面三分之一的乳癌患者,會比後面三分之一的族群,提升約30%的總存活率。而相關提升存活率效應在絕經前期(premenopausal)女性身上更是明顯,顯示出維他命D在癌症預防及預後扮演重要角色疲勞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似乎早已司空見慣,但若放任不管,未徹底找出潛在原因,長期將導致各種身心症出現而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常用的消除疲勞療法,像是泡澡、聽音樂、吃美食、按摩等,不過可惜的是,這些大多無科學根據一則雙盲對照研究發現(為期4周,對象為120位健康情況良好,但缺乏維生素D患者/25(OH)D < 20 μg/L),相較於褐藻糖膠安慰劑,維他命D療法能顯著改善受試對象的疲勞評估量表分數(fatigue assessment scale)。亦即疲勞的改善程度較大。而這些改變也與血液中的25(OH)D濃度上升有相互關係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