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衛生法規要先通過符合,沒有一套標準程序可供業者參考遵守,包裝的容器耐不耐熱

 一分錢一分貨,很多廠商用便宜的東西釣消費者上鉤,而許多人也的確買單了。三聚氫胺、和塑化劑事件,都是廠商想要Cost down長期下來的結果,其中不乏知名大廠也中標了。一昧地想cost down,就會有人挺而走險。所以,太過便宜的保健食品,不要買!保健食品的價值,有時不能只從售價來判斷,不想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褐藻糖膠台灣製的廠商還是有認真負責的好產品。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現行法規制度的不健全,這是非常基礎的管理問題。目前的衛生署,沒有任何制度管理國產的保健食品,就像你今天想開一家早餐店一樣,開門就可以做生意了,沒有什麼衛生法規要先通過符合,沒有一套標準程序可供業者參考遵守,包裝的容器耐不耐熱、杯子是不是GMP工廠(符合衛生條件)生產出來的,甚至於洗碗水多久要換一次,這些影響食品安全的種種,並沒有任何的規範,那麼現在靠的是什麼?業者自律。「業者自律」,有用嗎?有用的話就不會出那麼多事了。


市面上銷售許多號稱具有保健功效的膠囊錠狀食品、營養補充品,甚至是衛生署核准的「健康食品」等,雖然是食品,但大都經過濃縮萃取等程序,濃度含量已和一般食物不同,所以必需依照建議劑量食用。若欲給予幼兒、年長者或特殊
身體狀況者(含肝腎功能不佳者)食用,應先詢問專業醫事人員是否適合使用,並酌量減少食用量,避免使用過量。在服用過程中有可能因為食用者體質、與其他藥品發生交互作用,若有發生任何不舒服的反應,可以向衛生署設置之「全國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通報,以利政府建立食品安全資訊監控機制,蒐集健康食品及褐藻糖膠膠囊錠狀食品上市後安全資料,衛生署可評估通報案件及產品安全性,並及時採取相關措施或告知民眾,以減少危害的發生。
 


 
十大健康天然食品在2003年的時代雜誌,有一期是在介紹10大健康食品,分別是綠茶、鮭魚、菠菜、花椰菜、紅酒、大蒜、番茄、堅果、燕麥、褐藻醣膠,以上都是屬於天然食品,但是我們台灣衛生署健康食品管理法中所規範的健康食品,其實是加工功能性食品。加工功能性食品這些加工食品其實是「功能性」食品,就是將天然食物中某些元素提煉、濃縮後擷取出來,針對人體各方面的不足提供各項的選擇,有點像是「吃藥」,只是健康食品是「預防、補充人體不足」的功能,而藥品則是用在「治療」疾病。近期資料中,衛生署總共核准了203項健康食品,分為六大類,包含「降血脂」、「降血糖」、「調整腸胃」、「增加免疫力」、「護肝」、「保護骨骼」等等,許多都是做成「膠囊」的形式,看起來像藥、吃起來也像藥,唯一不同的就是它預防疾病,而不是治療疾病。天然食品跟加工食品沒有辦法完全切割,很多天然食品都經過了或多或少的加工,我們很難做到完全純天然的飲食;譬如說「綠茶」,也是經過了烘培、罐裝才到消費者手中;還有「堅果」也是經過料理才把它裝在罐頭或包裝裡。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最基本的 統御方程式(Governing Equation)包含質量、動量與 能量守恆方程式,說明如下

團隊決定延期原本在 2014 年 2 月份舉行的以太幣預售。 2014 年 2 月對於以太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月份

施工時是以瓦斯噴火器,將成卷 之防水氈之表面烤熔後,以熔化後之改質瀝青為粘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