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學術論文或科技報告,最忌諱的就是:光靠一本一般的漢英或英漢字典,就想翻譯到底

學術論文或科技報告通常是正式的文件(document),所以通常是用正式的風格(formal style) 寫成的,不是用非正式的(informal) 或口語的(colloquial)風格。因此,翻譯學術論文或科技報告時,也要跟著用正式的風格。例如,把中文論文譯成英文時,不宜用口語的ڊisnڇt,ڋڊcanڇt,ڋڊwouldnڇt,ڋڊtheyڇre,ڋڊitڇsڋ等來代替ڊis not,ڋڊcannot,ڋڊwould not,ڋڊthey are,ڋڊit isڋ等。同時,像「調查」、「容忍」、「鄙視」等,也不宜用講話的ڊlook into,ڋڊput up with,ڋڊlookdown uponڋ等來翻譯,而最好用ڊinvestigate,ڋڊtolerate,ڋڊdespiseڋ等正式的字眼。13.14 各行各業的中、英文學術論文寫作,都有大家共同接受的格式與大家慣常使用的語言模式,翻譯時就要按照格式而使用慣常的語言模式。5例如,英文論文的標題,有時要注意「各字之首字母是否需要大寫」。另外,中文學術論文常有〈; 之研究〉的名稱,英文的學術論文則很少有ڊA Study of ;ڋ之名稱。因此,許多〈; 之研究〉,若翻成英文,大可不必翻出ڊA Study ofڋ這三個字。例如,一篇名為〈人類免疫不全第一型病毒基因體的主要成分之研究〉的英文翻譯,大可是ڊ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HIV-ܙGenomeڋ,而不是ڊAStudy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HIV-ܙGenomeڋ。13.15 因為學術論文是很專門的東西,所以不是某學門、某行業的專家,最好避免翻譯該學門、該行業的文章,因為不是專家往往不知道應該如何翻譯某些遇到的術語或行話。就算是專家,翻譯時,有時也會記不得或不清楚某些術語或行話的翻譯。因此,論文翻譯學術論文或科技報告時,許多人都要參考相關學門或行業的(中英對照的)「術語彙編」。若手邊沒有此類書籍,上網用「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 查詢,或許也會有幫助。翻譯學術論文或科技報告,最忌諱的就是:光靠一本一般的漢英或英漢字典,就想翻譯到底。那樣的翻譯是容易出差錯的。
 
 


原則上智準翻譯社完成一篇論文翻譯,需經過中翻英譯者、外籍老師師檢視文法最後翻譯主管進行核對,確認無誤後才會交給客戶,但之前提過論文翻譯是個高度專業的工作,國人即使到國外留過學,所寫的英文論文翻譯在國際審稿教授看來,往往充滿了中國式的英文的思考邏輯,許多原本極為優秀的論文和報告竟被退稿,令人感到困擾和挫折,智準翻譯社在進行翻譯主管進行核對時 ,如果主管發現中翻英譯者和外籍老師,論文翻譯的文法或用詞,仍然抓不到該篇論文的精隨,這時候智準翻譯社會不惜成本的再請另一位中翻英譯者重新翻譯,重新再跑一次翻譯流程,直到取得翻譯主管的認可為止,論文翻譯的過程不論多麼繁瑣,絕對不會再向客戶加收費用,這就是智準翻譯社對於論文翻譯的高標準要求。
 



翻譯能力有一大部分也是語言能力,因此語言的基礎訓練也是成為專業譯者必不可少的。首先譯者必須做的就是(極)大量閱讀。表達是輸入,閱讀是輸入,沒有夠多好的燃料加入,也無怪要書寫時常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無力感。而要成為專業譯者,更是必須養成閱讀的好胃口,不能太挑食;因為除非你已經立定志向要成為只翻特定領域的專門翻譯社譯者,否則你永遠不知道為來可能上門來的客戶會給你帶來什麼挑戰:法庭證詞、金融合約、肉品廣告、核能設備、印度戲曲、榮格心理學,什麼都有可能,什麼都不奇怪。也因此平日涉獵得愈廣,也就愈有機會在面對新領域時駕輕就熟。再者就是必須加強語言的彈性,這包括自己的外語及母語。大部分的譯者,如果不是生長在雙母語環境下,都會面對母語及外語能力差距甚大的狀況(在台灣中英譯者的狀況中,大部分是英文能力趕不上中文能力)。這是成長環境帶來的自然發展,不過要成為譯者,就更是需要刻意地練習,加強自己的弱語言。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最基本的 統御方程式(Governing Equation)包含質量、動量與 能量守恆方程式,說明如下

團隊決定延期原本在 2014 年 2 月份舉行的以太幣預售。 2014 年 2 月對於以太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月份

施工時是以瓦斯噴火器,將成卷 之防水氈之表面烤熔後,以熔化後之改質瀝青為粘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