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去找投資,一半的股權要交給投資人
怎樣處理與投資人關係很多創業者覺得,自己占這個公司的股份應該是99%,投資人應該是1%。這種想法對風險投資來講是不對的。通常創業者與投資人最好各佔一半股權。創業者去找投資,一半的股權要交給投資人,以後如果需要更多投資的話,創業者在公司持有的股份會越來越少,但這並不表示你擁有的錢越來越少,因為公司的價值會越來越高。8、怎樣產生好創意一個很好的創意,在市場上並不一定有價值。在我的經驗里,任何好創意都已經有很多人想過了,重要的是在好創意裡面,是否包含着市場需求。9、怎樣組織好的團隊在組建團隊時,很多人認為要把最好的人才都網羅起來。事實上創業團隊簡單一點,樸素一點,每個人不一定都很強,只要能凝聚起來,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團隊。10、怎樣選擇風險投資商第一要確定好各自的股份佔多少;第二要選擇能夠跟你一起同甘共苦的公司登記風險投資商,第三要找有很大影響力的風險投資商,藉助他們的經驗和力量。
為了獎勵公司登記中小企業誠實報稅,降低徵納雙方的稽徵成本,政府特別允許中小企業可以享受擴大書審的方式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目前全國約有40 萬商家符合資格。申請按擴大書審報稅者,申報的獲利要達財政部所訂純益率標準,而且在法定期限內辦妥營所稅結算申報,同時設置必要的帳證齊全。依據臺北國稅局資料,全臺北市 20 萬戶公司行號中,中小企業所占比率極高,為了簡化稽徵作業,同時便利納稅人,只要是中小企業的全年營業收入淨額及非營業收入合計在 3,000 萬元以下,年度申報書表齊全,並且自行繳清稅款者,可以採用擴大書面審核方式申報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由於採用擴大書審申報的企業,大多數帳證不全,所以一旦被抽查,往往只有補稅了事。所以即使是企業適用擴大書面審查的稽徵方式,一樣要設置帳簿,保存憑證,絕無例外。
最後,你的團隊上有人有相關市場或產業經驗嗎?這點,可以說是九成九青創團隊的致命傷—團隊上完全沒有在目標產業做過事的人,更甭談有甚麼實際的市場業務經驗。很多人會誇口說「我們產品很棒,做得出來一定有人用!」講這句話,就是大方邀請投資人和潛在策略夥伴打臉,對方一定會回你:「你有在這產業賣過產品嗎?沒有的話,你憑甚麼說你的產品賣得出去?」在科技業較少登上檯面的,是實際的業務通路長才,因為沒有甚麼話題性。特斯拉不管電子車技術如何純熟,最後還是必須挖角美國與日本大車廠的業務總監來打理業務;Google、臉書不管平台使用者數量有多少,最後還是要靠挖角資深行銷人才來賣廣告。產品和技術是公司的靈魂沒錯,但是市場和業務才是公司的軀體。沒了實體,一切都是虛的。既然都是虛的,有甚麼好堅持的?總而言之,新創團隊在做任何堅持之前,絕對不要做沒有市場的產品。因為沒有市場的成品,不叫「產品」叫「專案」。通常一家新創公司會在沒有業務的情況下死撐活撐,撐了好幾年,通常在產品的市場定位上就走偏了。我的跑道有多長?假設新創公司在商業模式和市場有基本的概念(其實一定會變,但是在此不贅述),創業家若真下定決心要「衝」,下一個應該要考慮的就是「我們要衝多久」,換句創投界的術語表達,就是計算自己的跑道有多長—若到了跑道盡頭公司還沒「起飛」,那就該考慮再融資,或是該考慮放棄了。詳細的籌資數學已超出了本文的篇幅,但若簡單而言,創業家應將資金視為公司的氧氣,當資金耗盡,公司便壽終正寢。首先,創業家要有個觀念,那就是「籌資是一件很昂貴的事情」。第一個原因就是公司今天籌足的資金,是用公司今天的估值去計算的,因此若公司成長順利,明年、後年、五年後,照理來說公司登記可以用更少的股權去換取更多的資金。因此,一些創業家常常以為錢籌越多越好,這是錯誤的觀念。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為了獎勵公司登記中小企業誠實報稅,降低徵納雙方的稽徵成本,政府特別允許中小企業可以享受擴大書審的方式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目前全國約有40 萬商家符合資格。申請按擴大書審報稅者,申報的獲利要達財政部所訂純益率標準,而且在法定期限內辦妥營所稅結算申報,同時設置必要的帳證齊全。依據臺北國稅局資料,全臺北市 20 萬戶公司行號中,中小企業所占比率極高,為了簡化稽徵作業,同時便利納稅人,只要是中小企業的全年營業收入淨額及非營業收入合計在 3,000 萬元以下,年度申報書表齊全,並且自行繳清稅款者,可以採用擴大書面審核方式申報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由於採用擴大書審申報的企業,大多數帳證不全,所以一旦被抽查,往往只有補稅了事。所以即使是企業適用擴大書面審查的稽徵方式,一樣要設置帳簿,保存憑證,絕無例外。
最後,你的團隊上有人有相關市場或產業經驗嗎?這點,可以說是九成九青創團隊的致命傷—團隊上完全沒有在目標產業做過事的人,更甭談有甚麼實際的市場業務經驗。很多人會誇口說「我們產品很棒,做得出來一定有人用!」講這句話,就是大方邀請投資人和潛在策略夥伴打臉,對方一定會回你:「你有在這產業賣過產品嗎?沒有的話,你憑甚麼說你的產品賣得出去?」在科技業較少登上檯面的,是實際的業務通路長才,因為沒有甚麼話題性。特斯拉不管電子車技術如何純熟,最後還是必須挖角美國與日本大車廠的業務總監來打理業務;Google、臉書不管平台使用者數量有多少,最後還是要靠挖角資深行銷人才來賣廣告。產品和技術是公司的靈魂沒錯,但是市場和業務才是公司的軀體。沒了實體,一切都是虛的。既然都是虛的,有甚麼好堅持的?總而言之,新創團隊在做任何堅持之前,絕對不要做沒有市場的產品。因為沒有市場的成品,不叫「產品」叫「專案」。通常一家新創公司會在沒有業務的情況下死撐活撐,撐了好幾年,通常在產品的市場定位上就走偏了。我的跑道有多長?假設新創公司在商業模式和市場有基本的概念(其實一定會變,但是在此不贅述),創業家若真下定決心要「衝」,下一個應該要考慮的就是「我們要衝多久」,換句創投界的術語表達,就是計算自己的跑道有多長—若到了跑道盡頭公司還沒「起飛」,那就該考慮再融資,或是該考慮放棄了。詳細的籌資數學已超出了本文的篇幅,但若簡單而言,創業家應將資金視為公司的氧氣,當資金耗盡,公司便壽終正寢。首先,創業家要有個觀念,那就是「籌資是一件很昂貴的事情」。第一個原因就是公司今天籌足的資金,是用公司今天的估值去計算的,因此若公司成長順利,明年、後年、五年後,照理來說公司登記可以用更少的股權去換取更多的資金。因此,一些創業家常常以為錢籌越多越好,這是錯誤的觀念。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