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教書的人,不一定會翻譯,但會翻譯的人,卻有能力去教書

我是在1950年代中期從教育界轉入翻譯界。在我之前和之後,也有些同事走這條路。這是因為噹時的教師,待遇不如翻譯。根据殖民地政府的傳統,翻譯需要雙語人才,教書只需單語就夠了。會教書的人,不一定會翻譯,但會翻譯的人,卻有能力去教書。另外,由於殖民地官員多是不懂本地人語言的老外和只懂英文的噹地居民,他們都必須靠翻譯人員才能夠執行職務。因此,他們比較重視翻譯人員。懂雙語的翻譯,薪詶高過只懂單語的教師,也理所噹然。
 


馬可波羅在遊記中所述的內容可信度不高,連該書的版本都沒有定數,有的有四篇,有的只有三篇。那些關於西方人看了這本書引發對古老東方國度嚮往的說法大約也是個傳說吧?他們介紹說這本書描繪當時中國的繁華、富庶,並要我們引以為自豪,我們的祖先也曾經闊過。看看書中那時哪裡有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首都北京被他們稱為“汗八里”,這裡是韃靼人、契丹人、突厥人、撒拉森人的樂園,哪裡看得到華夏的子孫?就是到了雲南這樣偏遠的西南邊陲,都是由韃靼人統治,韃靼人禁止我們打獵、撈珍珠,只為那忽必烈一人享用。在北京的北土城公園裡有忽必烈進入北京的大型雕塑,那神氣比解放軍進入北京城還要英武許多。法國大儒孟德斯鳩說韃靼人是世界的禍害,曾經兩次征服中國,但我們中國人卻不這麼看,還自豪地說我們的祖先曾經打到了歐洲,我們的歷史地圖在那個時代是多么的遼闊。那個年代按顧炎武的說法應當是中華民族第一次亡天下,按照“殖民地”的概念來看那時的中國只是蒙古人的殖民地。我們的文化是順從的,被人家征服了就直接認他為祖先,明時的江山被大清國侵占了,於是大家都蓄起了長辮,做了大清國的順民。但順從不一定是中華一貫的思想,清末反清鬥士們提出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的口號,直接指出滿清就是韃虜,魯迅先生也提出成吉思汗應當是蒙古人的祖先。馬可波羅遊記由一個不可靠的人記的不可靠的傳說,讀了該書很容易得到這樣的判斷,但是對待歷史我們還缺乏評判的尺度和價值觀念的基本準則。
 


1.12 文字有字形、字音、字義三個層面。目前世界上的眾多語言中,仍有不少是僅有口語,沒有文字。無文字系統的語言,翻譯社翻譯時當然只能口譯,無法筆譯。就算已經有文字系統的語言,如果進行口譯時,也只牽涉到語音和語意的層面,沒有牽涉到字形。按照針對的語文層面,翻譯可分成「意譯」(sense[-based]translation)、「音譯」(sound[-based] translation) 與「形譯」(shape[-based]translation) 三種。意譯是「以意譯意」:以譯文語意來譯原文語意。音譯是「以音譯音」:以譯文語音來譯原文語音。形譯則是「以形譯形」:以譯文形貌來譯原文形貌。一般的翻譯都是以意譯為主,偶爾才用音譯或形譯。其實,音譯通常只針對特定的某些字詞,例如,把 “boycott” 譯成「杯葛」或把「孫逸仙」譯成 “Sun Yat-sen”。形譯則通常不是針對字詞,而是針對字詞所排成的作品形貌。3 例如,把一首用英文字排成老虎形狀的詩,用中文字照樣把它排成老虎的樣子。1.13 標點符號 (punctuation marks) 是「形」的一部分,筆譯時也要把「有無標點符號」和「有何標點符號」所造成的形,一併翻譯出來。一首詩裡,詩行的長短與詩節的形式 (stanzaic forms) 也是可見的「形」,筆譯時也得顧及。原文中的字體 (typeface) 變化,所用的特殊符號,所附的圖表,乃至故意留下的空白,也應該是「形譯」時要考慮到的部分。



推薦連結:一些知識的分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最基本的 統御方程式(Governing Equation)包含質量、動量與 能量守恆方程式,說明如下

團隊決定延期原本在 2014 年 2 月份舉行的以太幣預售。 2014 年 2 月對於以太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月份

施工時是以瓦斯噴火器,將成卷 之防水氈之表面烤熔後,以熔化後之改質瀝青為粘著材